有著翡翠價格風向標意義的緬甸秋季公盤剛剛結束。記者從前方獲悉,今年公盤共有8000份原料,比往年都多,但實際上許多料卻是將原來的一塊料拆成了幾份賣,數量其實并未增長,其中好料也難得一見。業內人士透露,今年一些緬甸礦主甚至來中國內地回購翡翠成品留存,等待將來升值。
緬甸礦主中國回購老貨
世界上珠寶級的翡翠原料全部出自緬甸,但今年,卻出現了緬甸礦主千里迢迢跑到廣東等地區來回購翡翠的情況。翡翠鑒賞專家萬瑞祥總經理萬珺告訴記者,翡翠的形成需要嚴格的自然條件,優質的礦區資源這些年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被挖空殆盡。據悉,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緬甸的翡翠一直采用人工開采,產量并不高。到2000年前后,緬甸政府爆發式開采,翡翠數量開始上升,但真正的好料還是很少。
一方面是翡翠資源枯竭,另一方面國內買方市場日益強勁。據中國寶玉石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雖翡翠產自緬甸,但市場卻在中國。從數量上看,九成的翡翠原料被中國內地買家買走。
緬甸公盤成市場風向標
從1996年開始,緬甸政府全面實施公盤,也就是說只能通過政府渠道購買翡翠。近年來翡翠價格推高和此也有一定關系。
去過緬甸仰光參加公盤的萬珺向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在相當于兩三個足球場一樣的場子里,堆滿了看不到頭的翡翠原料,每堆翡翠大小各異,最重的可以達到幾噸。但是這些原料只是一些“莊頭料”,并不是關注的焦點。
真正引來大批投資客的是幾張不起眼的桌子上的一些翡翠料,這才是翡翠交易的焦點。因為只有擺在這些桌子的料成色、質地才堪稱優質,讓投資客可以不眨眼地一擲萬金,成交價甚至會超過底價的百倍以上。
公盤投標刺激勝過賭石
“每年公盤的投標都非常刺激。”萬珺告訴記者,幾張桌子的好料并非完全的原石,而是被刨開一層的玉料,成色水頭早就被投資客反復研究過了,完全是在考驗眼光。投標是暗標,在底價的基礎上,每個人寫出自己的價位報上去,但又不知道其他人出的價,最后價高者得。
這場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投資游戲最刺激也就在這里,經常會出現因為比中標的價錢只低了一點點而捶胸頓足者。當然,也會有中標者出價高出第二名許多的現象,其實只要比第二名多一塊錢就能中標。甚至還會出現看走了眼,幾千萬白扔的情況。
高檔翡翠才有升值價值
為何所有投資客都瘋搶優質原石,卻對供應充足的“莊頭料”不感興趣?因為只有高端翡翠才有升值潛力。
由于原料品質、珍稀性的巨大差異,翡翠成品在市場上形成巨大的價值差異,并非所有翡翠都能升值。高端翡翠這些年一直在升值,但低端的翡翠價格,如“莊頭料”做出的手鐲等幾乎沒有變化。“‘莊頭料’”太多了。”萬珺告訴記者,在緬甸甚至能看到用“莊頭料”翡翠砌成的公園圍墻。“你說這種料能有升值價值嗎?”
與和田玉前幾年的炒作不同,購買翡翠的人幾乎都是為了收藏傳家,很少買來做投機升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