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在與翡翠圈兒內,行家閑聊時脫口而出的行話,常常令許多收藏者摸不著頭緒。本來就感覺翡翠水深,行話一說,就又給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陰影。對于剛入行的收藏者來說,翡翠行話確實很陌生,然而行有行規,翡翠也有其獨特的收藏文化。那么,翡翠行業里都有哪些行話,這些行話都是用來形容什么,行話的科學含義又是什么呢?在我們購買翡翠的時候,是否能順口說出幾句行話,讓人感覺到自己也是行家里手呢?
其實,翡翠行業里通用的許多行話都是我國珠寶業前輩們在長期的翡翠加工、生產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并以言簡意賅的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特點。這些行話的發明使交流更加方便。在此列出一些較常聽到看到的行話術語給大家參考,記住這些行話,了解了其中深刻的內涵,對初涉翡翠收藏領域的愛好者多少會有所幫助吧。
1、黃金有價玉無價
這句話比較常見,那么用在翡翠圈兒里又是什么意思呢?我們說,黃金可以根據國際行情用重量計算價格,但高檔的翡翠則完全不是這樣,一粒小指頭大小的戒面就可以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翡翠的價格有時是會用重量來計算的,但無固定價格,因為不同翡翠之間的價格差距太大。除了重量以外,翡翠的種份、顏色、形狀、瑕疵和工藝都是影響其價格的重要因素。
2、神仙難識寸玉
一般情況而言,翡翠是可以識別的,也有一定規律可循,但是特殊情況下則不然。即使是一寸長的小塊翡翠,往往也難以對其好壞、真假做出最準確的判斷。
3、燈下不觀色
燈下看翡翠,顏色會更為發黃,尤其是閃灰、閃藍以及油青之類的翡翠顏色,在燈光下的視覺效果要比自然光線下的顏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燈光下只能看翡翠的質地好壞、綹裂,看水頭長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線下,察看和評定翡翠的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