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還在爭論2009年的中國經濟到底有沒有燒開,是98度還是102度時,深圳鵬城已經沸騰起來了。2009年9月13日,內地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的2009深圳國際珠寶展覽會在這里拉開帷幕。數萬名中外珠寶名商齊齊登場,眾多珠寶品牌爭奇斗艷,盛況空前。而作為國家珠寶行業規范的參與定制者——HIERSUN(恒信)鉆石機構旗下品牌I Do全球婚戒典范的盛裝赴約,更提升了展會的檔次和人氣。
I Do真愛加冕系列產品
I Do全球婚戒典范是HIERSUN(恒信)鉆石機構傾情打造的全球首家專業婚戒品牌。誕生至今,不到3年的時間,I Do時尚、前衛、高貴的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贏得奢侈品市場的廣泛認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來襲,中國珠寶行業受到較大沖擊。而與此鮮明對比的是,I Do加盟店數量以加速度擴張,銷售量持續上漲。HIERSUN(恒信)鉆石機構董事長李厚霖表示:“我們的目標受眾就是馬上要結婚的年輕群體,他們不會因為經濟危機而取消婚禮,婚戒對他們來說是必需的奢侈品。”事實表明,能夠成為必需品的奢侈品將在經濟危機下引領市場新格局。
婚姻也兇猛
在中國,超過76%的消費者購買鉆石是因為結婚。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市民對鉆石的投資與保值需求越來越被淡化,情感需求逐漸突出。數字顯示,婚慶消費占珠寶消費總額的76%左右。我國每年有近1000萬對新人喜結良緣,婚慶費用高達2500億元,即使5%用于購買首飾,總額也相當可觀。
但是,這種因結婚而必須消費的剛性需求卻被大部分珠寶商忽視。更多的企業在已知的市場血腥紅海中,大打成本戰和價格戰,希望通過超越競爭對手來獲取已知市場空間中更多的市場份額。最先突圍這片紅海的便是I Do。I Do運用藍海戰略,在珠寶行業細分市場,以創新性代替對抗性,開拓出需求龐大的婚戒市場。在國內珠寶消費受到經濟危機沖擊的情況下,婚戒的剛性需求是目前最為穩定,也最具領先沖出經濟危機的珠寶細分市場。
中國知名連鎖特許經營專家劉震表示,就國內目前的婚慶消費比重來看,婚戒開始成為結婚“必需品”。 IDo作為全球首個定位婚戒的鉆石品牌,擁有一個龐大的市場空間。據相關部門預測,2009年是繼2008年之后的又一次中國結婚高峰年,未來10年還將迎來80后、90后結婚疊加高潮。這將帶來一個上千億的婚戒需求市場,也為IDo送來了一個大展身手的舞臺。
逆勢取勝的“必需戰略”
如何才能讓高高在上的珠寶也成為必需品?
說到生活的必需品,不外乎吃穿住行。沒飯吃會餓死,沒衣服穿會凍死,但沒聽說過“沒婚戒就不能結婚”。如同結婚買房,居者有其屋的傳統思想只是最基本的意念,房子的口碑、手感及價值才是決定性因素。所以,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要讓高高在上的珠寶也成為必需品更是不易之事,需要生產商內部從精準的市場定位、過硬的產品品質、優質的營銷渠道等方面打造一個完備的逆勢“必需戰略”。
●I Do體現的是一種婚姻長久永恒的承諾。一個珠寶首飾產品沒有概念就沒有生命與內涵,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件工藝品。在西方教堂里的婚禮上,有段對話總會響起,“此刻起,無論順境還是逆境,貧窮還是富有,疾病或是健康,你是否愿意愛她、安慰她、尊重她、保護她,始終如一,不離不棄?Yes, I Do. (是的,我愿意。)”“I Do”兩個字,代表的是對婚姻長久永恒的承諾。這種承諾讓I Do表現出產品本身并不具有的張力,消費者選擇這個品牌,其實就是選擇一個契合自己對婚姻情感理解的載體。
●I Do能滿足消費人群不同消費時機的需求。I Do擁有豐富的產品線,以滿足消費者不同消費時機的需求。在求婚、訂婚、結婚、紀念日等愛情每一個值得銘刻的時刻,都有對應的I Do產品。為了保證鉆石在同樣的分數下看起來更大、更白、更亮, I Do還自主研發了獨有的切割技術,并運用內弧工藝消除戒痕,實現與消費者完美貼合。在I Do歐洲設計中心,全球最頂尖的珠寶設計大師們每年都會推出近百款產品,給產品帶來國際一流的技術和時尚感。
●I Do領跑“體驗式營銷”。在IDo誕生的第一天,便不僅僅停留在感官、產品與服務的初級階段,而是體現對消費思維、情感與價值的體驗關注。在每一間IDo店里,都特別設置了與婚姻愛情有關的主題文化區域,如I Do誓言墻。在旗艦店,還有專門供情侶彼此傳遞情感、交換信物的求婚區。今年,I Do推出的“愛攝影”大賽,征集能夠體現真摯、感人的愛情故事的照片,使參與者通過這次活動,更深刻地認識I Do的品牌內涵和文化,傳遞這個品牌所特有的情感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