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國際珠寶品牌 APM Monaco(以下簡稱“APM”)與全球知名私募機構 TPG 于 2019 年 4 月 17 日達成協議,TPG 亞洲基金領銜的財團將從 APM 股東手中收購其 30% 的股份,預計在第三季度完成交易。參與此次交易的財團還包括TPG和中金資本共同設立的中國協同基金,及其合作伙伴歐洲私募投資基金 Trail 資本。
對于像 APM 這樣的輕奢珠寶品牌,中國一定是不可錯過的重要市場。根據麥肯錫在 2018 年發布的《“雙擊”中國消費者》年度報告,2017 年輕奢市場對奢侈品行業的快速增長貢獻最多。根據貝恩咨詢行業研究報告,2018年-2023年,中國輕奢珠寶(時尚類)預計保持每年 6-7% 增長,跑贏總體珠寶市場,預計 2023 年達 210 億美元規模,占全球市場份額約 30%。
而 APM 早在 1992 年就進入了中國。APM 已有 37 年歷史,起源于摩納哥,于 1992 年將生產線遷至中國,總部設在香港。創立之初是一家原始設計制造商(ODM),在為歐洲領先珠寶商的服務中建立了成熟的設計和供應鏈能力。
從 2011 年開始,APM決定專攻純銀首飾,這一品類比傳統珠寶價格低,又有時尚設計感,可以讓消費者更為輕松地接受,并在 2012 年,公司成立了自己的珠寶品牌 APM Monaco。
APM 的特點是“輕奢” 和“快時尚”,創意總監 Kika Prette 曾在采訪中表示,APM 每年 12 本 look book,每月一個全新主題,每月四個新系列,每月會出 35—40 款新品,從產品設計、生產到門店銷售所有鏈條都由公司內部負責,產品從生產到門店僅需 2-6 周。
而同樣定位輕奢的 Pandora(潘多拉)也意識到了“加緊產品創新”的重要性。截至 2018 年 3 月底,Pandora 亞太市場銷售額較較去年同期的 125% 崩塌式放緩至 1%。Pandora首席執行官Anders Colding Friis坦言,產品設計中有太多重復,Pandora 已經建立新的設計團隊、縮短開發周期。成熟的輕奢珠寶品牌們進入了比拼效率的時代。
目前 APM 在全球 26 個國家開設了約 200 家門店,其中中國市場占據了半壁江山,全部采用直營模式,APM 在全球對產品的價格、樣式、服務都是統一的。據36氪了解,近幾年 APM 的收入每年以 50% 的速度增長,2019 年底全球門店將達到 300 家。
除了線下渠道之外,APM 也開設了天貓旗艦店,并利用明星效應和社交網絡在中國市場一步步擴大知名度。除了曾和周冬雨、Angelababy、時尚博主等合作推廣外,APM還在 2018 年攜手姚晨推出 APM Monaco×Yao Chen 珠寶聯名系列。
由于產品試戴等特性,線下仍是珠寶類產品的主要購買渠道,目前線上渠道滲透率約10%。但根據貝恩中國輕奢珠寶消費者行為調查結果顯示,約 50% 消費者有過純線上購買經驗,即線上了解并決定購買,而有超過 65% 的消費者曾有過全渠道購買經歷,即通過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決定最終產品購買。另外相比美國輕奢珠寶目前 20% 以上的滲透率,中國線上渠道預計仍具有一定發展空間。此輪融資的投資方 TPG 表示,未來 TPG 將借力被投企業 CAA 和嘉行傳媒的明星資源幫助 APM 進一步推動線上營銷,提高品牌知名度。
除此之外,在線上運營上,TPG 將幫助 APM 引入被投企業 Affinity 的數字化營銷和全渠道運營經驗協助公司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在線下開店上,TPG 將借助被投企業商業地產運營巨頭戴德梁行的資源和 TPG 全球的零售線下運營經驗幫助 APM 更好的完成線下擴張。
TPG 認為,國內飾品市場規模巨大,考慮到飾品店“輕,小,店效高”的特性,以及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而更加看重設計、性價比、個性化等屬性,中國市場也勢必會涌現出更多飾品品牌。但在他們看來,APM 快速推陳出新的設計能力和強大的供應鏈能力為其提供了強大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