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錦在元明清三代都是皇家貢品,南京云錦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新品研發部主任張慶告訴記者,真正的云錦,只能通過手工完成,現代機器根本織不出來的。
但是,這擁有1500年歷史手工技藝傳承的工藝,做成床品售價高達100萬一套。而從外觀上看,深淺明黃色的搭配和皇家海云紋,讓產品看上去更像龍袍,似乎難與目前流行的家裝風格類似。
“也許真正好的中國式設計,必須是神似的,而非形似的。”吳海燕說。除了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的頭銜,吳本人還成立了一個家紡品牌“東方國”,主推有中國設計元素的家紡產品。
“我們中國的禪意該如何表達呢?其實也許應該借鑒西方的色彩表達方式。禪意用黑白色來對比,用高級灰來表達,其實那種悠遠的感覺就出來了。”吳海燕說。
商品化VS產業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對各國來說都是一個課題。但在楊兆華看來,紡織業非遺的傳承,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步只能先商品化,因為有的非遺產品只能以藝術品的高端形態出現。”楊兆華說。他舉例說,以南京云錦為例,高5.6米、寬1.4米、高4米,由兩個人分坐上下同時操作方能完成的織機每天織出的商品不過寸許,這樣精巧的產品可能永遠無法進行大的工業生產。這樣的類型只能做成高端的商品。
“而第二步,我們從非遺的作品中可以提煉具有中國元素的設計,把這些元素與工業化產品生產結合,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產業化。”楊兆華說。
雖然國內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商家還在努力尋求商品化的最佳途徑,但外界環境似乎已經悄然為這個轉型鋪就道路。
根據家紡協會統計數據,2008年家紡行業產值達8800億人民幣。而2009年1-5月數據統計,紡織業內銷比重已經上升至80.03%。
南通藍印花布的吳元新向記者表示,他們已經和愛慕內衣有了合作,把藍印花布的概念運用于內衣設計,推出傳統風格的系列產品。
而來自澳大利亞Sheridan品牌的高端采購商Dimity Green則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經濟危機席卷全球,但市場無疑在進一步細分,只要設計得當,總能定位得到合適的細分市場。
對于出口企業來說,隨著國外零售商的洗牌,要想拿到海外批量訂單,自身的設計能力也很重要。一家為JCPENNEY供貨的國內家紡大企業告訴本報記者,他們在美國已經成立了設計中心,從中國傳統中獲得設計靈感,無疑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