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有史以來最大的鉆石“非洲之星”面前,“光明之山”也相形見絀。1905年南非發現了重達3106克拉的鉆石原礦,新開通的跨大西洋電纜將消息迅速傳遍全球,當時寶石界行家就估計原礦的價值高達75億美元。由于南非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認為應把它運往倫敦,獻給愛德華七世國王。這件舉世無雙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寶大盜想入非非,有關人員花了幾個月時間考慮如何保障運輸安全。最后,倫敦警察廳決定,最佳原則是“越簡單越安全”。大如茄子的鉆石被裝進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包裹郵寄出去,一個月后出現在白金漢宮的皇家郵袋里。1908年2月10日,這顆巨鉆被劈成幾大塊后加工。加工出來的成品鉆總量為1063.65克拉,全部歸英王室所有。最大的一顆鉆石取名為“庫里南1號”,也被稱做“非洲之星”,重530.02克拉。第二大的被命名為“庫里南2號”,重317.4克拉。現在雞蛋大小的“非洲之星”被鑲嵌在英王的權仗頂端,權仗上還有2444顆鉆石。鴿子蛋大小的“庫里南2號”被鑲嵌在英王室最重要的王冠“帝國王冠”上。
人類開采利用鉆石的歷史已近幾千年,但大于20克拉的鉆石就極為罕見,而大于100克拉的鉆石更被視為國寶。但是這樣國寶級的鉆石在英王室的收藏中就有好幾顆。
現在王室已不再盲目追求將最大的鉆石全部集中在王冠上。要知道威廉四世國王1830年加冕時就鬧出笑話而未能盡興。這位喜愛奢華的君主堅持把所有鉆石和寶石鑲嵌到王冠上。結果王冠太沉,國王的脖子一陣劇痛,不得不中斷加冕典禮,隨后拔掉一顆臼齒。
英王室擁有22599件寶石和寶器,但實際價值難以統計。
英王室珠寶因其代表著最古老王室的尊貴和傳統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二位。
西班牙對殖民財富的掠奪采用了最野蠻的方式,當時南美洲被證實富含金銀礦和其他稀有資源,于是西班牙殖民者在新大陸惟一的工作就是開采和經營礦山。一船又一船的金銀財寶成為殖民掠奪的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