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元”瓷花瓶是民國作品
羅先生的祖上原是順德的名門望族,這個花瓶其實是家傳之物。“我判斷不了它的歷史,但它至少有70年。因為在我小時候,我就一直看著它。”花瓶高大約20厘米,瓶嘴較長,釉色主要為紅黑相間,羅先生還自帶了放大鏡,從放大鏡中可以清晰看到,黑色的釉彩泛有一點一點的金色光芒,舒翔首先對這個釉彩進行了鑒定,“鈞紅釉與烏金釉相映成趣,色彩雅致奪目。”
羅先生一直認為此花瓶有疑點之處不少,舒翔也非常仔細地進行鑒別,并初步給出判斷,“為民國時期作品,具體哪一年不好說。但可以確定是景德鎮出品。”長頸瓶的表現形式為“三羊開泰”,“三羊開泰”和“三陽開泰”都是吉祥之意,用以稱頌歲首或寓意吉祥,是歲首人們互相祝福的吉利話。既然都是中華文化的內容,約定俗成,滿大街都使用“三羊開泰”,就不必斤斤計較“三羊”還是“三陽”了。
舒翔的最大鑒定依據,就是此花瓶的“肩部”,“撇得比較急,也就是弧線下墜的很厲害,沒有那種圓潤感。從長頸瓶的款式看,這種弧線不是晚清時代的特點,再往前推的乾隆年代,就更不靠譜。判斷這種弧線,一般看是不是顯得輕靈、輕巧,這件作品明顯不是,我們還可以打一個比喻,‘飛得起’就是乾隆時期的,‘飛不起’就明顯不是了。”
第二鑒定依據就是瓶底,從瓶底的圈束看,“是向外斜,并呈三角形,這也是民國瓷器的一個特點。”舒翔還向記者解釋了瓶底為什么沒有刻字,“這雖然是景德鎮的作品,但因為是大眾化的商品,不是個人藝術風格的創作,所有沒有必要進行刻字,就是打個品牌。”
最后,從釉彩看,紅黑自然相間,特別是黑釉彩將紅釉彩隔成三個自然圓潤的部分,是非常漂亮的三陽開泰釉色,“現在燒窯有用電、用煤、用氣,但以前主要是用柴。用柴火氣溫上升得不會那么快,是一個慢燒的過程,釉彩的分布也顯得均勻、自然和圓潤,民國時期景德鎮也是用柴火燒窯的。”結合以上特點,判定此瓷花瓶為民國作品,收藏價值一般。
開天價原為手續費
舒翔的鑒定,羅先生基本認同,但他認為作品的年代可能是在清朝,不過對于“收藏價值一般”的鑒定結果,卻沒有大的異議,“我自己一直就對這個花瓶的真實價值有看法,盡管花瓶的造型、質地都很特別,而且還有多家拍賣行開出了天價,但我自己從來沒有認為這是一個多么貴重的寶貝。”
在獲悉瓷花瓶為“天價”后,羅先生自己做了很多功課,包括自學了不少鑒寶知識,并上網留意相關的拍賣新聞與信息,這更加堅定了他冷靜面對天價的態度,“實際上,我認為拍賣行開出天價是他們想賺取高額的手續費。比如開出300萬元價格的某拍賣行,讓我簽協議,他們幫我拍賣,拍賣成功我當然是發達了;但如果拍賣失敗,就給拍賣定價2%的手續費,300萬元的手續費可是6萬元啊!”
“這樣的花瓶能以300萬元的價格拍賣出去?”羅先生拿起自己的家傳品再看了看,搖頭道:“我認為絕對不可能!”
羅先生的態度,得到了舒翔的首肯,“確實現在的收藏和拍賣市場有待規范,藏家千萬不要被百萬元美夢沖昏了頭腦。”
本期鑒寶
鑒定報告
物品:民國窯變釉三羊開泰長頸瓶
年份:至今不到100年
品相:保存較為完整,釉色雅致奪目。
價值:具有一定收藏價值。
鑒定貼士:
●清代瓷器造型總的來看,順治、康熙時,古拙、豐滿、渾厚,雍正時秀巧雋永,乾隆時則顯規整,嘉慶、道光以后則稚拙笨重。
●“三陽開泰”的寓意吉祥,為中國古代《易經》一書中,也有“三羊開泰”一詞,一陽二陽三陽指冬去春來,是“萬事如意”的意思,于是后人用“三陽開泰”作為新年的賀語。由于漢語中的“羊”和“陽”同音,“羊”又和“祥”同義(來自于《說文解字》:“羊,祥也。”),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吉利,所以也把“三陽開泰”叫“三羊開泰”。
此瓷花瓶用黑色釉彩將紅釉彩隔開三個部分,是瓷器表達“三陽開泰”的一種表現形式,現在,一個好的“三羊開泰”瓷器的拍賣起價是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