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由于價格昂貴及稀有,使得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假貨來獲利,有沒有迅速準確的方法將鉆石與形形色色的假鉆石區分開呢?方法是有的,而且不止一種。在敘述這些區分的方法之前,我們先看看鉆石及其代用品的性質之間在什么地方有區別:
將鉆石的可能代用品(及冒充品)分成三類:第一類包括立方氧化鋯、GGG等四種,它們的光學性質,即折光率和色散都與鉆石相近,并且都是均質體沒有雙折射,因此,琢磨出的寶石成品外觀上與鉆石非常相似,為了區分,只有根據硬度、比重和導熱性;第二類包括鋯石、人造金紅石等四種,它們的成品外觀也與鉆石相似(但不如第一類),但因為都有很高的雙折射率,在成品上都可以看出明顯的雙影,與鉆石容易區別。當然,它們的硬度、比重和導熱線,與鉆石也有很大的不同;第三類包括無色藍寶石、水晶等五種,它們的特點是折光率低,外觀與鉆石不夠相似。因此,在有條件時可以用折光儀測定它們的折光率。當測出折光率數字后,立即可以知道它是代用品而不是鉆石。當然,它們的硬度和導熱性,也與鉆石有很大的差別。
總起來看,鉆石與它的所有代用品(或冒充品)之間,最大的區別有兩點,一是硬度,二是導熱性。因此,可以根據這兩種差別制造出儀器,用來迅速、準確地區別鉆石和所有的代用品或假冒品。
鉆石測定儀
導熱性指物質對于熱的傳導能力,凡導熱性強的物質,都能迅速傳送熱量,例如人們熟知的金屬銅、鋁等。當人們用手摸銅、鋁時,由于它們會將人手上的熱迅速傳開,因此感到這些金屬是“冰涼的”。又例如木材,它的導熱性很弱,因此人手摸上去是溫熱的。
導熱性的強弱,可以用數字來表示,數字越大的導熱性越強,例如,銅的相對導熱性為0.927,鋁為0.485。由表可以看出鉆石的導熱性非常強,竟然超過了銅和鋁,相對導熱性高達1.6—4.8。而鉆石的那些代用品呢,導熱性都比鉆石弱得多。由表可看出,大多數代用品的導熱性都低于 0.01,即比鉆石底100倍以上,像玻璃,它的導熱性最差,競比鉆石低1000多倍。藍寶石雖然導熱性較高,可比鉆石也要低10多倍甚至幾十倍。
這樣,如果制造出一種儀器,能夠迅速測出寶石的導熱性,那區分真鉆石與假鉆石真是易如反掌了。這種儀器已經有了,它的英文名稱叫做“Diamond Master”,中文可以譯成 “鉆石測定儀”。 下圖是鉆石測定儀的照片。它的形狀像一個電表,外聯一根電線,電線前端像一支鋼筆,鋼筆頂端是“探頭”。使用時打開開關接通電源(一般用9v電池),將探頭與被測的寶石接觸(寶石事先須擦干凈,不能有油膩污垢),這時儀器上的指針就開始轉動,當轉動的偏角很大,超過儀器上標定的區域時,被測寶石就是真鉆石,如果指針的偏轉角很小,達不到標定的區域,那被測寶石就是假鉆石。
最簡單的鉆石測定儀,只能顯示出被測寶石是真鉆石還是假鉆石;構造復雜一些的鉆石測定儀,還可以估計出假鉆石是什么,例如是立方氧化銠,或者是YAG等。由于制造廠家的不同,這種儀器有各種改進,例如取消了電線與指針,探頭裝在儀器突出的一個短管上,用不同顏色的發光二級管顯示測定結果,綠燈亮時表示真鉆石,紅燈亮時則為假鉆石等。
鉆石測定儀的體積很小,和一包香煙差不多,可以方便地放入衣裝中。
標準硬度計
使用鉆石測定儀區分真假鉆石,當然很理想,可是這種儀器價格比較昂貴,我們可以用另一種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測試寶石的硬度。 我們知道,鉆石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質,它的硬度是摩氏硬度10,用鉆石可以劃傷任何物質,可任何物質都不可能劃傷鉆石。根據這個原理,人們制造出了一種“標準硬度計” ,這是一個大小為65×55×23mhl的方盒,打開盒蓋后,里面鑲有4個標準硬度片,它們都經過精密研磨,表面光潔如鏡。4片標準硬度片的摩氏硬度分別為6、7、8、9。
標準硬度計用于測定寶石的硬度。將要測定的寶石(已琢磨好的成品或未琢磨的原石皆可)找一尖棱部位,輕輕刻劃硬度6的標準片,然后用放大鏡觀察,如果標準片毫無傷痕,表示寶石的硬度低于6,不必再測。如果標準片表面有擦不掉的細線狀傷痕,表示寶石硬度高于6,應繼續刻劃7的標準片,如劃不動(無傷痕),表示寶石硬度在6—7之間(包括7)。如能劃傷,則繼續刻劃硬度8的標準片。如此下去,可將所有寶石的硬度分成五類,即:硬度低于6;硬度在6—7 之間(包括7);硬度在7—8之間(包括8);硬度在8—9之 間(包括9);硬度高于9。用標準硬度計測定鉆石真假極為方便,只要用寶石輕輕刻劃硬度為9的標準片,如能劃出傷痕,就是真鉆石,如劃不動,就是假鉆石。刻劃硬度時,首先應將標準片表面擦拭干凈。刻劃時是否劃傷了,手感是不同的,劃不動時有“打滑”的感覺。標準硬度計的構造簡單,價格也比較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