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用幾十元買巴林雞血石,肯定會遭人恥笑買到‘假雞血’,現在‘巴林雞’的價格已經比昌化雞血石還高”,在近日廣州市文物總店博古齋和廣州承運齋共同主辦的“玉石新貴——2009新疆金絲玉作品展”上,收藏家易俊華談及玉石收藏時表示,精明的收藏者要發掘有升值潛力的品種,不要盲目進攻價格已達高位的品種;即使是玉器也要收藏潛力股。
避開名石玩丑石
易俊華進入收藏一行已有10余年,一開始玩普洱茶,發現了收藏之樂,后來受收藏同好們影響,從8年前開始玩壽山石。壽山石以田黃為貴,是所有奇石收藏者的“終極目標”,但是量少且貴于金價,令易俊華覺得過度沉迷容易進入收藏的誤區。6年前,易俊華開始收藏新疆石,認為其內斂而有光華。
6年前,易俊華到新疆尋石,偶然見到一個藏友手中一塊貌不驚人的石頭,雖然丑陋卻隱約可見其光潤,一時好奇就以數十元買下這塊石頭。回到廣州后,碰巧見到一名熟悉的工藝師,就請其加工。經過巧手的雕琢,這塊石頭令他驚艷不已。只見去除偽裝后,這件石頭溫潤而華麗,分明是一塊難得一見的玉石!易俊華把石頭拿到地質部門檢驗,從硬度和光澤度衡量,這塊丑石的確是真正意義上的玉。這一切令易俊華深切體會到古訓的“玉不琢不成器”。
尋找丑石產區開發金絲玉
既是玩家又是商人的易俊華對收藏向來有精明的認識:白玉和翡翠精品價高連城,除了材質的完美,還因為有歷史收藏傳統;田黃價格已經遙不可及,幾近失去理性,不是普通收藏者可以觸碰的領域;要在收藏中獲得高的投資回報率,就得挖掘新品種
偶然發現的丑石讓易俊華預感到自己的夢想即將成真。他回到新疆四處尋找,得知多年來并無任何人關注這種深山老林中輕易可得的石頭。這種未知狀態反給予了他機會,經過多番努力尋找到了仍處于原生狀態的產石區域,發現丑石數量眾多,除了綠色外幾乎擁有各種自然界可尋的顏色;由于其中以金黃色為多,這種丑石后被命名為“金絲玉”。 易俊華意識到自己找到了巨大的商機,在接下來的4年里忙于開采和生產、開發,意欲打造一個“金絲玉產業”。他相信,就像巴林雞血石和黃龍玉最終被收藏者認可一樣,好的資源始終會被接受。 新原料升值遠景值得期待 易俊華在接下去的半年中四處尋覓能工巧匠,從廣州到上海,很多美好的設計理念完全無人能實現。在這個心灰意冷的緊要關頭,他遇到了行內知名的工藝師馮玉堂,其精湛工藝令他重拾希望。其后他改變策略,與馮玉堂等在內的多名工藝師簽下長期合作的協議,專門為他創作獨一無二的金絲玉雕。 近2年來,金絲玉已經成為普通收藏者滿足收藏夢的對象,聲名鵲起。在本次舉行的“2009新疆金絲玉作品展”上,匯聚了500多件廣東、揚州、福州的雕刻大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