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neth Jay Lane,RMB2100
Kenneth Jay Lane,RMB1600
《大周末Hotspot》訪談Kenneth Jay Lane
H:Hotspot
K:Kenneth Jay Lane
H:為什么要做一個珠寶設計師?
K:陰差陽錯吧。有個關鍵的因素就是這個“禮物”的概念。
一天,好友要我幫忙選擇他送朋友的禮物,要既能夠表達愛意又能夠表達個人氣質,我就想到了個人創作。因為當時人們已經有需求把一些帶有自己幻想的東西注入在珠寶里面設計出來,于是我就開始為朋友做這個禮物。
我并沒有學過珠寶設計,最早只是想做一個設計總監。因為當時第一份工作是在《Vogue》藝術部做設計,用膠水做一些需要粘貼的小零活,就是這個小小的技術活兒激發了我對設計的創作欲望。很幸運的是,我從事珠寶設計師職業的時候,認識了一些很專業很時尚的女士,她們給了我最初的信心,讓我備受鼓舞。
H:你作品中有很多的動物造型,如猴子、小鹿等,你很喜歡動物嗎?
K:我有個動物園,從小一直有個動物園,是個心靈的動物園。那里面有很多的動物,包括從沒見過的龍,還有獨角獸,在那個動物園里都有。
在很多古董藝術品中你可以看到,從人類文明開始那天,動物元素就成為很多藝術設計的象征。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埃及、古羅馬、希臘時期的珠寶都有很多動物的元素,通常出現較多的會有獅子、麒麟等一些代表權力、神秘感的動物元素。而我個人對動物非常有親切感,它們是人類的伙伴,我很樂意接近它們。
H:你設計的珠寶顏色豐富,帶有異域風情且形態多元,由始至終,是哪些事物在激發你?
K:我覺得這個世界是既大又小的,我會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響,但是不能直接說我設計的手鐲上的雕龍就一定是受到了中國的影響,或是有老虎和獅子的作品就一定是用到了非洲的元素,一切都是這些文化經過沉淀融合之后創作的。
我很喜歡去博物館,去博物館不僅是看珠寶,同時也看繪畫,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或16、17世紀的繪畫,很多博物館有特別的皇家珠寶收藏,我對那些非常感興趣。曾經去過德國一家博物館,里面有很漂亮的龍的圖案的珠寶,還有琺瑯、鉆石的珠寶都異常精巧這些都是靈感的一部分。
再有就是不斷地思考,思考在制作方面,在技術、質地方面如何讓珠寶更容易佩戴、更友善。比如有的珠寶會運用磁鐵的原理,容易佩戴而且很有趣味;還有彈簧的設計,一般的戒指都是根據不同人有不同尺寸,但有款戒指因為加入了彈簧的設計就更適合大眾,也增加了首飾本身的趣味性。我喜歡琢磨如何通過技術上的微妙改變而產生令人驚喜的創意。
H:誰是你眼中的時尚代表?
K:我覺得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位很時尚的人,你無法把她和普通意義上的時尚等同,但她的時尚就是她骨子里的氣質,是她對審美的追求。她看上去永遠優雅而大方。
H:你個人佩戴首飾嗎,會偏愛什么風格或是哪位設計師的風格?
K:我佩戴手表,如果外出有時候也會搭配皮包,簡單大方的風格,隨心所欲地搭配。我日常的服裝款式不多,有很多相近的款式,有些只是顏色不一樣,都是大號的,穿著舒服是我首先考慮的。
年輕的時候我是時髦前衛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身著異域長袍、大花發帶、大喇叭牛仔褲,奇裝異服簡直瘋狂極了。一直以來我都最愛Yves Saint Laurent,他是個天才。但最近我又愛上了Toty Burch,她的時裝還有她設計的珠寶、配飾我都很喜歡。而我自己最近也在手袋、手表、眼鏡、皮帶等配件方面有了新想法。
H:以前來過中國嗎,中國在你印象中是怎樣的?
K:9年前來過。這次來非常不一樣,一切都在飛速的變化中,很讓人難忘。
中國有很多東西是沒有辦法不去注意的,歷史太厚重,呈現出來的面貌太豐富,美得令人驚嘆。我現在的作品中用到的玉石、珊瑚這些寶石類的東西,都是中國珠寶里常常會看到的。蟾蜍、翠綠色彩的作品也可以看到中國色彩。
中國古代帝王的那種長長的項鏈,我個人認為是很時髦的配飾,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