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C獨立首飾設計師聯展——驚艷時光,傳統工藝盡顯東方韻味!
中國傳統的珠寶制作工藝發展至今,是幾千年來手工藝匠人的智慧結晶,更是中華文明的絢麗瑰寶。點翠自有一種艷麗拙樸之美;花絲鑲嵌是華貴與復古的象征;鏨刻使首飾細膩質樸,古韻猶在;大漆工藝則是歷史傳承與自然的饋贈。此次GAC獨立首飾設計師聯展上,也將呈現多種珠寶首飾的傳統制作工藝,一起來看看設計師們如何演繹這驚艷時光的東方技藝~
點翠雖使用鳥類羽毛,但是現在的工藝不會傷害它們哦
王圣臨
《斗魚》
《京都印象·千羽》
水中飄逸游動的姿態是斗魚的動態美,除了鑲嵌寶石外,還運用了鮑魚貝做出鱗片的效果,最搶眼的魚鰭將傳統的點翠衍生出羽毛鑲嵌工藝,使整個尾部栩栩如生。
《千羽》的靈感源于中國傳統的仙鶴題材,主體手工花絲鑲嵌制作仙鶴,鑲嵌藍寶石、鉆石,覆羽采用無托底羽毛鑲嵌工藝制作,使用金箔、紅色錦雞羽毛做裝點,整體輕薄又富有層次感,與灰白漸變色鴿毛貼點的飛羽相稱。
馬董牛
《鳳凰來儀》
《海棠蝶舞》
以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長——鳳凰為設計靈感,結合現代審美進行創作。傳說中的鳳凰頭頂華冠,羽披百眼,在遠古圖騰時代被視為神鳥而予崇拜,是美德的化身。整件作品沿襲傳統制金技藝,花絲鳳凰的鳳身鑲嵌紅寶石,明亮飽滿,盡顯華麗,翅膀累絲點翠舒展兩旁,遮天蔽日;鳳尾藍色點翠、鑲嵌珍珠,惟妙惟肖,銀圈輕鏨云紋,鳳凰凌云而舞。
人間景象萬般旖旎,春色滿園,蝴蝶相繞。《海棠蝶舞》工藝細膩,精湛的傳統花絲鑲嵌,累絲工藝造型靈感來源古代宮廷發飾,彩蝶似翩翩起舞,“蝶”與“耋”同音,是延年益壽的象征。
馬荊棘
《蘭佩好》
作品主材為一對清代和田白玉和多層點翠花。白玉圓潤細膩,雕工氣韻俱佳;點翠花對稱造型,周正規矩,多層花瓣明麗大方,翠羽干凈整齊,隨著陽光可以變幻不同顏色,有流光溢彩之感。造型上進行了衣領的設計,古典中又多了幾分時尚感。項鏈底部長流蘇可以拆卸,各部分可以分別佩戴,也可以整體佩戴,多種方式各有風姿。
左書僑
《七鳳雙龍戲珠牡丹累絲禮冠》
這件作品為仿清中期乾隆漢族后妃禮冠,以清代宮廷鳳冠為原型,融合西方立體造型藝術與傳統吉祥寓意題材,進行再創作。鳳冠是明清時期宮廷漢族女子以及誥命夫人在受冊封、朝賀以及大婚壽辰與各大節日的禮冠。制作上采用點翠、花絲、鎏金、鏨刻等多種傳統工藝。
楊 光
《靈羽黛蝶》
蝴蝶一直是珠寶設計師喜歡的題材,它象征自信勇敢、靈動美麗,《靈羽黛蝶》系列使用傳統的點翠工藝,風格上跳出與傳統工藝搭配的中國風,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軟翠羽毛搭配珍珠,在陽光下,流光溢彩、熠熠生輝。
周洋霞
《喜上眉梢》
《喜上眉梢》是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純手工使用古法鏨刻工藝打造的黃金傳承宮鎖。作為一件以喜慶、婚嫁為主題的傳承黃金宮鎖,采用了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之一的喜上眉梢題材。以人們所喜愛的梅花諧音“眉”字,畫喜鵲站在梅花枝梢,即組成了“喜上眉(梅)梢”的吉祥圖案。在蝙蝠漢文化中,“蝠”的諧音是“福”,又取其飛翔的特點,也表達著福從天降的美好愿望。
杜 鑫
《事事如意·柿蒂紋系列》
柿蒂紋飾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柿蒂紋四瓣而生,象征春安、泰夏、秋吉、冬祥,四時吉祥、事事如意。圖案對稱均衡,飽滿大方。該作品選取柿蒂紋之造型,搭配各種傳統彩色寶石,使用花絲工藝,比例舒適,疏密得當。
程 園
《仙鶴香囊》
主材上選用清代白玉袈裟環和鏤空雕刻的團壽字和田玉,潤澤細膩。明清寶石雕刻的桃子,搭配傳統花絲工藝鑲嵌寶石玉翠的團鶴造型,古典韻味十足,再配以加里曼丹優質沉香木珠的香氣、精巧的設計與工藝,種種盡善盡美的因素共同創造了這一件白玉團花墜。
陳子峰
《漆系列》
中國漆畫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商代許多漆器器表都有紅漆或黑漆的裝飾紋樣。傳統的大漆工藝,被設計師運用的首飾設計中,別有一番韻味。此系列作品,以天然大漆為主搭配幾何的圖形,結合現代抽象畫的圖案,更改了大漆自古以來傳統的圖案與形式,再加以寶石點綴,使其搖身一變成了現代首飾。
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傳統工藝
是歲月沉淀的痕跡
任時光穿梭、萬物變遷
依然保有最質樸的本真
在傳承中創新、發展
當代首飾設計結合中國傳統工藝
向世界展現出
震撼人心的東方之美
GAC獨立首飾設計師聯展
時間:2019年11月14日-18日
地點:中國國際展覽中心5號館(老國展)
聯系電話:010-58276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