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有性靈的石頭。人挑翡翠,翡翠挑人。翡翠在世間兜轉(zhuǎn),與人之間,講究的是緣分。
翡翠,自古以來一直是東方民族最喜愛的玉石珍品,在我國,翡翠是繼軟玉之后,人們最為喜愛的玉石。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比德焉。”國人對翡翠的偏愛,甚于黃金和其它玉石。
翡翠·宋美齡
“和氏之壁”,講述的是一塊玉的故事;“完璧歸趙”,頌揚的是一種玉的精神;“玉不琢不成器”已超越詠物范圍,成了造就人才的箴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象征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氣節(jié),優(yōu)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
古往今來,翡翠得到了無數(shù)女人的寵愛。從大量的報道中,我們看到,宋美齡就是20世紀引領(lǐng)翡翠時尚的先驅(qū),她一生收藏了不少翡翠,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其常佩戴的翡翠麻花手鐲。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北京的翡翠大王鐵寶定買到一塊翡翠料,翠色極佳,雖有一些瑕疵,但能工巧 匠將它雕琢成一對麻花手鐲,掩瑕顯翠,款式新穎,翠色鮮陽,翠水欲滴。鐵寶定以4萬元的價格將此手鐲賣給杜月笙,杜送給其夫人,宋美齡見到杜夫人佩戴這只手鐲,一見鐘情,愛不釋手,杜夫人見宋美齡如此迷戀只好割愛。宋美齡對翡翠極其熱愛,經(jīng)常佩戴翡翠出席各種重要場合,直到2003年去世,翡翠伴隨其渡過了漫長的歲月。
而一生鐘愛舞蹈的楊麗萍,用她濃濃的鄉(xiāng)情和獨特的肢體語言詮釋著翡翠的靈慧之氣。她在一次采訪中說,自己從小就喜歡家鄉(xiāng)的翡翠,“翡翠自然、美麗、吉祥、福瑞,那種天然的律動,深深的打動著我。愛翡翠,愛舞蹈,就是愛生命”。
翡翠·生命
翡翠是有生命的,它會因為佩帶的人而發(fā)生改變。
一位朋友有一只佩帶了7年的翡翠手鐲,這只翡翠手鐲7年前買來時,鐲身有條橫裂紋,雖然裂紋不大,但已經(jīng)影響到手鐲賣相。但是朋友很是喜歡這只鐲,不顧這裂紋執(zhí)意買下。佩帶的七年間,她從未將鐲子從手上摘除,而是讓這只鐲時刻與她肌膚相親。7年之后,朋友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只手鐲上的裂紋竟然消失了。在她的提醒下,我發(fā)現(xiàn)手鐲上有一條飄花與其他飄花有所不同,這條飄花非常直,翠色從線條中散開向兩邊,飄花的顏色和手鐲上其他飄花的顏色一樣。朋友告訴我,這條飄花是由那條裂紋幻化而來。翡翠是有生命的,如果你愛它,即使它有傷痕,也會慢慢愈合。
翡翠·安妮寶貝
關(guān)于翡翠性靈的最經(jīng)典描述,當屬安妮寶貝的小說《七月和安生》。
七月、安生、家明三人第一次出外爬山。山頂有一個廟,廟里在賣翡翠鐲子。七月說,我剛才一個人過去看了,很漂亮的。安生說,好啊,讓家明送一個。
只剩下兩個了。一個是淡青中嵌深綠的,另一個是潔白中含著絲縷的褐黃。家明說,七月你喜歡哪一個。七月說,給安生也要買的。安生喜歡哪一個。安生看看,很快地點了一下那個白色的,說,我要這個。她把白鐲子戴到手腕上,高興地放在陽光下照。真的很好看啊,七月。七月也快樂地看著孩子一樣的安生。我還想起來,古人說環(huán)佩叮當,是不是兩個鐲子放在一起,會發(fā)出好聽的聲音。走了一半山路,安生又突發(fā)奇想。
來,七月,把你的綠鐲子拿過來,讓我戴在一起試試看。
安生興高采烈地把七月取下來的綠鐲子往手腕上套。
就是一剎那的事情。兩個鐲子剛碰到一起,白鐲子就碎成兩半,掉了下來。
山路上灑滿白色的碎玉末子。
安生愣在了那里。只有她手上屬于七月的綠鐲子還在輕輕搖晃著。家明臉色蒼白。
這段關(guān)于翡翠鐲子相生相克的情節(jié),預示著其后,七月和安生各自不同的命運和人生。
天地雖大,人與翡翠的緣分總在紅塵中輾轉(zhuǎn)。 翡翠識人,人識翡翠,你在等,等一方屬于你的翡翠,也在等一個前世今生不可說不能說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