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廣州高檔翡翠價格升20%
近期廣州翡翠市場的價格呈現兩極分化發展。其中,冰種翡翠的價格不跌反升,在廣地珠寶的零售柜臺,質地與顏色均中等的冰種小型翡翠吊墜,價格也多在5萬元以上,較之去年同期的價格高出了15%到20%。而另外一個方面,不夠“種”級別的無色雜色翡翠的價格卻大幅度跌落,跌價幅度在兩成到五成不等。在天河到越秀區的珠寶柜臺上,頻繁能找到7折、6折出售的首飾,而其單價多在3000元以下。
廣地珠寶總經理侯舜瑜先生介紹說:無論經濟如何波動,高檔消費者總不會缺錢,拍賣會上出現爭奪冰種翡翠的場面也就沒有什么出奇了。而經濟危機對于城市中產階層的影響力最大,他們則是普通翡翠的主要消費者,忽然不消費了,商家一下子就囤積了很多中低檔貨品,不得已只好打折處理。
業內人士提醒中小投資者,只有中高檔翡翠才具備長線增值的潛力。
風向標:
圓雕翡翠受到追捧
那么,什么樣的翡翠首飾適合消費與收藏呢?珠寶拍賣會可以說是翡翠市場的風向標。從近期拍賣會與品牌新品發布情況來看,高價成交的翡翠具備了兩個外觀上的鮮明特點:一是都與鉆石混搭鑲嵌。比如蘇富比這次成交的三款過百萬元單價的翡翠首飾,周圍都鑲嵌有白色鉆石。
二是圓雕翡翠受到青睞,種類逐漸增多。比如這次拍賣會上以206萬港元與218萬港元成交的翡翠吊墜與翡翠耳環,都呈現出起伏有序的圓雕立體外觀。而了解翡翠的人都知道,傳統工藝中的翡翠多以浮雕形式出現,即翡翠的一邊被磨平,另一邊才做雕刻文章,這有利有弊,優點在于在加工技術有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節約材料;弊端在于立體感差,且商家容易將磨平的一邊用金屬封住,讓顧客難以看到整個鉆石的真面貌。而隨著工藝技術提高,近年來珠寶商多將翡翠雕琢成珠圓玉潤的圓雕模式,增加了立體感與美觀度,翡翠首飾的類型也因此而增多,成為市場追捧的目標。
鑒別:翡翠要比玉石重
檢驗真假。用手輕敲寶石表面,聲音清脆者為真;用手掂重量,有沉重感為真;看顏色質地,無氣泡,無蠟狀附著物的為真——近年來的造假分子往往用樹脂合成產品冒充翡翠,一般都會留下蠟狀附著物的痕跡,而玻璃冒充的翡翠往往都有氣泡。符合以上全部三個條件的一般可被認定其為翡翠或玉石。
區分翡翠與普通玉石。應借助于小型鑒定儀器來鑒別,玉的比重在2.65上下,遠小于翡翠的比重3.24~3.43,為此,翡翠要比玉的手感重;而玉的折射率為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低出許多,玉石的顏色要比翡翠的顏色更為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