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商場舉辦奢侈品特賣會,人潮涌動
與此同時,高檔百貨公司也加入了特賣的行列。
一家百貨公司將動輒標價5位數的Bally品牌以3折特賣,當日上午一些質地好的皮包售罄,而有人則排隊4個鐘頭也沒有獲得入場機會。“商場對于多個品牌的聯合促銷吸引力相對較小,所以只能有選擇地針對某幾個品牌。”張力總結說。
但是事實上,一些商場針對全線品牌的打折促銷力度不但沒有隨著春季新品上市而縮減,反而力度更大。美國經典品牌唐美-希緋格(Tommy Hilfiger)就在日前加入了上海一家百貨公司的折扣活動。張力簡單計算了一下,在“折上折”之后,最終的成交價格只有3.5折到5折。
奢侈品的中國夢想
中國消費者對于“折扣”奢侈品的強烈興趣,吸引大量高檔貨前來“淘金”。上海一家代理行最近發現,在上海的寫字樓及物流市場同時顯示出低迷跡象之時,一些零售商對于倉庫的需求反而加大了。其中,物流園區的一些倉庫堆滿了從海外運來的高檔洋酒以及奢侈品牌的全線產品。
經濟不景氣正在考驗奢侈品的銷售業績。
去年10月,美國貝恩咨詢公司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08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為1750億歐元,增速僅為3%,遠低于2006年的9%和2007年的6.5%。報告還預計,2009年奢侈品市場將面臨6年來首次衰退。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形勢報告中指出,2009年世界奢侈品市場銷售額估計將下降5%到10%,遠遠大于最初預計的3%到7%的降幅。
國際奢侈品市場在經歷了6年的增長后將開始又一輪的下滑。
相比之下,中國的奢侈品消費仍在快速增長中,成為LV、古琦們安然渡過寒冬的希望所在。“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之下,一定要把注意力轉移到中國市場來,將其變為非常重要的市場。” 意大利頂級品牌普拉達(Prada)控股公司總裁馬可-塞洛莫尼(Marco Salomoni)之前在接受CBN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
在歐美市場占普拉達的銷售額比重下降為15%之后,目前亞洲市場占普拉達全球銷售額的約25%,其中中國市場占比約10%。就這家公司而言,中國市場這一份額還有可能繼續提高。低調并行動著,這是奢侈品牌促銷的高明之處,因為直白的降價或是在正品店頻繁打折無異自絕后路。時尚達人往往都是嗅覺靈敏的,促銷廣告會十分有針對性地發送給那些對此信息感興趣的人,繼而引發搶購。
“奢侈品的特賣一定是遵循著一個原則:先是VIP客戶接到通知,他們可以到那些高檔的名品專賣店選購打折貨品;之后才是選擇在高檔酒店、會所中舉辦的特賣。無論是何種情況的‘特賣’,都一定不會是當季的產品。”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營銷系助理教授盧曉對CBN記者表示。
馬可-塞洛莫尼認為,尋找折扣產品的消費群,與他們多年來聚攬的傳統客戶群消費方式和能力完全不同,所以不存在品牌降價的可能。而特賣,與其傳統店鋪的發展策略也互不沖突。
“事實是,市場正在萎縮,商家都在價格上做文章以刺激銷售。但是,那僅能說明你對你的戰略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了解。事實是,一個真正的奢侈品牌不論打多么低的折扣,永遠不可能贏在價格上,因為這樣的買家永遠是在找一筆不錯的買賣,而非為了和一個品牌保持長久的關系。”全球顧客體驗管理組織國際合伙人肖恩-史密斯(Shaun Smith)撰文指出。
肖恩-史密斯認為,對于奢侈品品牌來說,折扣出貨只是不錯的“緩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