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珍珠2009新品發布會和發展國際論壇”在三亞市舉行,趕來參會的浙江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阮鐵軍行色匆匆。剛剛結束在法國巴黎的考察,他就趕到了三亞。多年來,阮仕珍珠的淡水珠大量出口,而2008年下半年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正考驗著他們。阮鐵軍說:“我剛從法國巴黎回來?吹絿鴥日渲槭袌龅姆睒s景象,讓我的心情也好了許多。如此看來,中國珍珠企業的未來在國內。雖然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對阮仕有一定影響,但我們有信心完善國內市場,從而走出一條更寬、更好的路。”
中國珍珠產業經過40多年的快速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僅用了40多年時間,中國珍珠的年產量就達1600噸,占世界總產量的95%,成為全球最大的珍珠生產國。與此同時,通過產品多樣化、系列化地發展,中國珍珠具有了高品牌價值,一些有實力的品牌企業也越來越多。
當然,在全球經濟陷入危機的時候,中國珍珠產業也面臨考驗。阮鐵軍認為,最近一段時間,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國內珍珠產業遭遇了新的考驗,很多企業感覺到了這一點。這主要表現在:外部市場萎縮,出口市場放緩,國內市場重視不夠,零售品牌企業寥寥無幾。不難看出,從終端反映出的這些問題是眾多企業共有的危機和困難,也是整個珍珠產業的癥結所在。
中國珍珠產業要有自己的發展方向,一些問題還需要解決。阮鐵軍認為,消費稅等問題就亟待解決。珍珠產品的消費稅多年來穩定在10%,其高額的稅收增加了企業的稅負,不利于促進企業開展珍珠深加工的投入與研發,希望更多的企業積極行動起來,聯合產業協會,支持消費稅改革。
從2008年11月1日起,國家調整了多種商品的出口退稅率,部分紡織品、服裝、玩具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4%。但在此次調整中,珍珠產品沒有納入其中,出口退稅率仍維持在5%。阮鐵軍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繼續呼吁政府,加大對珍珠產業的支持力度。這不僅是企業的呼聲,也是行業的需要。
中國珍珠產業所面臨的困境與鉆石行業反映出的問題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是珠寶行業,同樣是百余年的發展歷史,面對著同樣的困境,要做,也是同樣的工作——加大市場推廣力度,重塑零售市場消費信心。”阮鐵軍說。
當然,在重塑零售市場消費信心的同時,整個產業還應加強渠道拓展,促進珍珠企業的品牌建設。在阮鐵軍看來,加強渠道建設,就是增進與消費者溝通的機會。通過溝通讓消費者在更多的商場、店鋪見到優質的珍珠產品,通過面對面地接觸,逐步培育和帶動國內珍珠消費市場。
最后,阮鐵軍表示:“阮仕珍珠愿意加強與菜百、老鳳祥等優秀企業的合作與交流,共同開拓市場,實現共贏。相信在眾多珍珠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珍珠業必將掀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