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香港出現了超市,雜貨鋪的生意就不好起來,林世榮很茫然,不知道未來在哪里。受“一技傍身”的傳統思想的影響,加之目睹當時香港金飾行業的繁榮,林世榮又作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成為金飾作坊一名月薪300港元的普通學徒。
對一心想學本領的林世榮來說,學到技術才是最主要的。他不僅不在乎報酬低,還用微薄的積蓄不斷給師父買酒,非常勤快,經常干別人不愿干的活。
很快,天資聰穎的林世榮得到了師父的厚愛。一般的情況是,學會手工制造精致的黃金首飾,需要從師三到五年,但林世榮只花了三個月就弄清了工藝流程,一年后就掌握了全部技術。于是,他離開了金店,自己租了一節柜臺——從此走上了給自己打工的路。
憑借著親戚送的一張舊桌子、一把金飾加工必需的火槍和錘子,林世榮把全部積蓄2000港元換成3兩黃金,開始他的“職業生涯”。此后,其商業天賦不斷地得到挖掘。
人家看到林世榮的產品漂亮,不但收了他的貨,還跟他訂貨。后來漸漸演變成對方出料委托他代加工。由于成本投入僅僅是人力成本,加工的量也開始變大,林世榮就招了一些幫手,辦工廠。 局面打開后,他請了10多名工人,自己當上老板兼師傅。1979年,林世榮在人生的征途上豎起重要的里程碑:正式創立香港恒豐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1979年,祖國大陸開始推行經濟改革。林世榮帶著幾萬塊錢來到廣東東莞,找了30個工人,在內地開了林氏首家黃金首飾加工廠,取名“恒豐”。1986年,恒豐在深圳開了第二家;1989年在北京開了第三家;2000年正式以獨家產品 “金至尊”作為企業品牌,擺脫了OEM,走向從設計、生產到獨立品牌營銷的道路。
林世榮的金廁所讓他的“金至尊”在短短的三天時間內,成為一個著名的珠寶品牌,而他本人也被業界稱為“香港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