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擴容的成都奢侈品市場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在實體店受到沖擊之時,成都年輕人選擇了另一種方式購買奢侈品,奢侈品在成都發展潛力很大,關鍵在于商家如何調整思路留住顧客。
“現金為王”這句話從去年下半年流行至今,在全球金融危機繼續蔓延的大背景下,奢侈品行業所受的影響自然不容小覷。記者近日走訪調查發現,正在擴容的成都奢侈品市場呈現出實體店“冷清”、網絡代購“火爆”的冰火兩重天。
奢侈品實體店艱難前行
“預計,商場的業績在穩步中有小幅增長。”業內人士有些擔憂的語氣中透露出,近幾年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成都奢侈品市場,正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艱難前行。
大牌與現金的較量
在美美力誠百貨古奇專柜,王女士和同伴把一款古奇經典圖案的手袋看了又看,猶豫再三后,兩人還是離開了該專柜。據了解,王女士是一個“手袋迷”,近幾年每季都會為自己添置一款大牌當季新款手袋。而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她只在過年前換季打折時購買了一款4000多元的手袋。“和大牌手袋相比,現金更讓人有安全感嘛!”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先生經營一家廣告公司,金融危機對廣告公司的經營影響尚不大,但也要未雨綢繆,盡量節省支出。
據仁和春天百貨總經理劉中源介紹,今年1-2月,商場整體銷售繼續穩步增長,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雖然是在增長,這個速度卻遠遠低于往年30%的增速。該賣場寶格麗專柜導購員劉小姐介紹,去年下半年專柜銷售受到了一些影響,但眼下已基本和去年同期持平。
除了高端百貨賣場,其他奢侈品品牌專賣店的人氣似乎也不夠高。在春熙路的亨得利鐘表店,記者發現,營業員大多是無所事事地站在柜臺前,表情冰冷地看著偶爾拎有“太平洋(15.06,-0.30,-1.95%)百貨”、“伊藤”等標志購物袋的市民進進出出。對于眼下成都的奢侈品市場現狀,省商業連鎖協會會長冉立春認為,當宏觀經濟形勢受到影響時,人們的需求也自會受到影響。全球金融危機已影響到了奢侈品行業,但金融危機對于零售行業的影響一般會延后,目前其影響還僅停留在表面。
國際大牌不打折扣
奢侈品市場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記者走訪仁和春天、西武、美美力誠等本地高端百貨賣場發現,包括LV、卡地亞、寶格麗、菲拉格慕、古奇等在內的奢侈品品牌卻絲毫沒有打折促銷的跡象。
“我們的新品基本都不會打折”,據仁和春天的導購員介紹,一般只有商場的VIP顧客才能享受到折扣。仁和春天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商場的促銷活動是按既定計劃執行,定期會有一些常規的促銷活動,不會因為金融危機而作出太大調整。大幅度大氛圍的促銷仍然只會出現在換季時,若要說和全球金融危機前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現在廠商會提前啟動換季促銷活動,消化庫存。
當然,也有部分品牌作出了定價調整。在美美力誠,記者發現,一些二線品牌專柜服裝單件價格大多在4000元以內。據BCBG導購員介紹,該品牌今年已將定價普遍調低,新品價格比去年差不多降低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