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黃金珠寶玉石展覽會上,以往珠寶展上的配角——銀飾品成為主角。無論是參展商規模,還是展商所占比例,銀飾品廠商都較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黃金珠寶玉石展覽會有所增加。在本屆展會上,銀飾品也成為最吸引人氣的展品,許多展臺前都聚滿客商,經常可以見到黃頭發、藍眼睛的國外客商在銀飾品展臺前洽談。
金融危機對國際珠寶行業的影響,在銀飾品上似乎并沒得到充分展現。
廠商大呼“沒想到”
中國(深圳)國際黃金珠寶玉石展覽會,一直以來都被業界公認是國際化的程度較高的展會。國際廠商多、國際買家多是該展會的一大亮點。但在今年,這一亮點也成為展會發展的瓶頸。展商們反映,由于金融危機對國際珠寶業的沖擊,國際買家的數量較去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國際買家人數的下降,對于一些希望通過本次展會與國際買家進行經貿洽談的廠家來說,無疑是潑了一盆冷水。華昌泰(深圳)珠寶首飾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參展兩天來的成績卻給華昌泰(深圳)珠寶首飾有限公司總經理詹文錦帶來一種突如其來的喜悅。“沒想到沒想到,真的沒想到。這不是個案,而是一種普遍現象。”詹文錦連用數個“沒想到”來形容這種喜悅。“粗略估計,這次展會的成交量比去年9月香港展上漲了4成。”詹文錦說。
目前,國外銀飾品的市場情況還不明朗。“銀飾品需求猛增,主要來源于內地市場。”詹文錦說,“很多人都沒想到內地市場這么好。現在,明星的示范作用和銀飾品價格優勢,使經濟上不寬裕的年輕消費者轉向銀飾品消費。這在杭州、上海等經濟發達的東部城市尤為明顯。”
雖然,國外銀飾品市場還不明朗,但詹文錦也承認,目前國際廠商對銀飾品仍然有需求。“銀飾在國外都是有錢人買的,因為銀飾品價格低而又時尚,國外購買者常常用來搭配衣服。”
原香港珠寶制造業廠商會總經理周秉權,此前也曾對《中國黃金報》記者表示,銀飾品可能是金融危機下最好的產品,因為銀飾品價格低廉,又可滿足歐美等國消費者對貴金屬的渴求。
在本屆展會舉辦的“全球珠寶市場行情與未來走勢”研討會上,深圳大凡珠寶首飾有限公司(TTF)總裁吳峰華表示,國際市場上200美元到500美元的珠寶商品是熱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