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詩丹頓最近迷戀上了“微縮”——把Barbier-Mueller 博物館里的原始部落面具微縮到腕表之中
老實說,因為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等等一切以微縮景觀為特長的景點早早讓我倒了胃口,我一直對微縮這個詞心存疑慮。把大好河山全都縮小了堆一快,能是原來的味道么?
不過,江詩丹頓的“微縮”讓我驚艷了。
濃縮在腕表上的面具們,只需一眼,竟然有一種被深深凝視著的感覺。當江詩丹頓的Métiers d’Ar“t Les Masques”藝術(shù)大師系列于2007年首度亮相后,近日品牌再度挑戰(zhàn)“微縮”工藝,推出全新4 款面具腕表,同樣為四個原始面具的復(fù)制品,分別取材自墨西哥、日本、加蓬及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這種“微縮”在縮小尺寸的同時,令面具原有的詩意和精神完美再現(xiàn),甚至,因為濃縮在小小的表盤之中的緣故,面具所具有的那種神秘氣場更加鮮明。
1. 日本面具
以日本宗教佛像面具為表盤的腕表散發(fā)出如皓月般溫柔與詳和的光輝。面具仿佛代表著阿彌陀如來,含有“無量光”或是“無量壽”之意。據(jù)說,這尊佛是五大智慧佛陀之一,專責接引壽緣盡后的信眾前往另一個世界。
2. 加蓬面具
這個面具原屬詩人Tristan Tzara 的著名收藏系列,曾經(jīng)在Charles Ratton于1931 年在巴黎舉辦的展覽會上展出,后于1935 年被紐約久負盛名的現(xiàn)代藝術(shù)博物館納為收藏,曾被譽為是“黑人藝術(shù)”的啟示作品之一。
3. 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面具
這款面具集獸形與擬人化的特征,來自Sepik 河口地區(qū),外形多樣化,卻都有一個既像鷹嘴又像動物吸管般的長鉤鼻。為了逼真再現(xiàn)面具的陽剛氣息,江詩丹頓的制作團隊專門采用了赤金為木質(zhì)面具上漆。
4. 墨西哥面具
因為原形面具是以陶土為主要材質(zhì),所以江詩丹頓的制表團隊將表面上的陶器質(zhì)感完美重現(xiàn),決定采用不同粗幼度的馬特浮石粉末做原料。當將其混和及抹上后,果然重現(xiàn)出陶器的原始質(zhì)感,并且效果更覺自然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