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集幣市場盧工傳出消息,日前有幣商在熔毀春節紀念金幣100枚,按原料金價賣給用金企業。此舉引起金銀幣市場及收藏界人士議論紛紛,一則紀念金幣價格接近原料金價,存量金幣減少意味著其投資價值凸現;二則市場中部分金銀幣過量發行,值得發行部門反思。業內人士提醒,金幣屬于法定貨幣,私自熔毀有違法嫌疑。
紀念金幣被熔成原料金
春節紀念金幣是由人民銀行為紀念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于2003年發行,含金1/3盎司,成色為99.9%,面值150元。當時發行量為5萬枚,遠遠超過一般紀念金幣發行量。由于發行量過大,市場炒作基本輪不到它,其市場價格一直沒有出色表現,基本上緊跟金價走勢。
熔毀春節紀念金幣的謝姓幣商表示,近期金價大幅上揚,大部分金銀紀念幣都展開行情,而春節紀念金幣沒有任何表現,只是隨金價起伏。尤其其它金幣和金價相比都有較高溢價,而春節紀念金幣市場價格與金價基本持平。與其零售,不如熔毀批發給用金企業,套出資金有更多用處。這位幣商表示,熔毀后按原料金價格出售,很受用金企業歡迎。記者問,為什么春節紀念金幣的價格跟原料金價格差不多?幣商表示,主要是當初春節紀念金幣發行量太大,市場難以消化,其收藏價值無法體現。
部分金幣價值凸現
在中國金幣收藏網、中國集幣在線等專業網站論壇上,有網友表示:“品相完美的春節紀念金幣被熔毀太可惜了,畢竟還是有題材、有工藝、有法定貨幣的概念,至少也應比原料金有收藏價值啊。”也有網友表示,對商家來說,這是他們變現的最好方法,畢竟是經銷者,但從另一面想,金銀幣是法定貨幣,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熔金銀幣等同于燒人民幣,這是對國家法定貨幣的不尊重。所以,如何解決這些發行量大,熔毀又不妥的幣,是發行單位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解決,不難保證以后這樣的事情還會再出現。
金銀幣投資專家如意表示,單從投資角度來講,單枚春節紀念金幣的價格還是略高于原料金價格,隨著市場慢慢沉淀,再加一部分熔毀,春節紀念金幣的投資價值還是會慢慢體現出來的。尤其是不少投資者看好金價長期走勢,購買實物金條或紙黃金,與其投資這些,還不如投資接近金價的金幣,可以說投資收藏兩相宜。目前市場中接近金價的金幣品種不止春節紀念金幣,如1/10盎司的大唐鎮庫金幣,目前市場價800元左右,按2月24日上海金交所Au99.99金收盤價為217.15元/克計算,1/10盎司黃金的價格約為675元。而該金幣1998年發行,當時發行量6萬枚,現在沉淀了大部分。另外,部分熊貓金幣的價格也接近金價。
法定貨幣被熔引爭議
引起爭議的是,金銀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幣商私自熔毀是否合法。這位謝姓幣商表示,這方面他們考慮得不多,因為以前市場中也出現過多次熔毀熊貓金幣的案例。
一位在人民銀行工作的收藏家表示,金銀幣是法定貨幣,肯定不允許私自熔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的限量發行的人民幣,包括普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第二十七條規定,禁止故意毀損人民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金銀紀念幣還是一種商品,其商品屬性就沒那么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