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理財一周報記者/封欣
上海城隍珠寶總匯里一件重量161克,型似桃子的兩頭棗紅皮白玉籽料,2004年市場行情4萬元,2005年9.8萬元,2006年19.8萬元……價格連年上漲,前來咨詢購買的人無數,可城隍珠寶的當家人趙德華卻一直不舍得出售。2009年初,一位老客戶再三表示想購買這件白玉籽料,雙方商定40萬元左右。這對他來說是左右為難,因為這件市場難覓的籽料售出以后,城隍的消費者可能再也看不到了,而且價格還要上漲。
趙德華現任城隍珠寶總匯總經理,又是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協會副會長,他進入珠寶行業時間長,已經是玉石行業的“老法師”。2009年在各項收藏品成交低迷的情況下,作為玉石行業風向標的城隍珠寶的玉石銷售卻沒有低迷的現象,甚至價格還有小幅上漲,對此,趙德華在接受理財一周報專訪時表示,現在白玉價格只是回穩,下半年就可迎來價格上漲,最遲也不會超過明年。
白玉價值重新認識
理財一周報:白玉的價格近年來節節攀升,5年間至少上漲了10倍,這是正常的現象嗎?
趙德華:這很正常,在玉文化長久熏陶下的中國人,對玉器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近感和崇拜沖動。白玉過去是帝王們享用的,象征性很強,特別是乾隆皇帝,玩玉玩到不惜工本的地步,甚至有了所謂的“乾隆工”,已經成為中國玉器加工的巔峰樣本。上行下效,中國喜愛收藏玉石的人越來越多,價格上漲是正常的。
理財一周報:既然中國一直有收藏玉石的情結,為什么價格只是近幾年大漲呢?
趙德華:其實說得準確點,價格大漲是沾了奧運的光。與黃金(215,-0.06,-0.03%)、鉆石相比,玉石沒有統一的判斷標準,再加上中國“玩物喪志”的古訓,市場對于它作為一項投資品一直不太認可,所以之前價格并不高。
但是奧運會會徽和獎牌都采用白玉作為主要材料,起到了肯定白玉身份的作用,我們可以看出,白玉行情基本上就是從白玉在2003年奧運會會徽上亮相后才開始發飆的。
市場緊缺原料
理財一周報:奧運概念對白玉的價格起到了拉升的作用,但奧運概念冷卻之后,白玉價格會大幅度回落嗎?
趙德華:奧運只是讓市場重新認識了白玉的價值,其實導致玉器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原料價格的上漲。
白玉主要產地在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是白玉中的籽玉產地,以前采玉都是人工挖掘,近年來因白玉的價格急劇攀升,大型挖掘機在玉龍喀什河里“掘地三尺”般地進行了掠奪性的挖掘,使白玉籽料近乎枯竭,2002年賣2萬元一公斤的普通和田玉原料已漲到20多萬元,最關鍵的是好一點的原料根本買不到,價格自然也沒有下跌空間。
理財一周報:新疆和田產玉河床2006年已被政府禁止開采,這對市場有影響嗎?現在新疆原料產地的籽料供應情況怎么樣?
趙德華:2007年、2008年市場上流通的基本是2006年以前挖掘的原料,現在我們也一直在和新疆聯系,市場上根本買不到好的籽料,好的原料極度缺乏,2008年很多商家之前積存的原料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可以預計,2009年好的籽料供應不上,白玉價格肯定要漲。
價格將最早回暖
理財一周報:受經濟危機影響,收藏品的成交也非常低迷,現在從城隍珠寶的銷售情況來看,的確白玉的銷售依然很正常,能否認為白玉可以成為資金的“避風港”呢?
趙德華:雖然說我們現在的成績不能和市場的行情直接掛鉤,但是許多的市場業內同仁已經將我們作為玉器市場的風向標來看待。可以這么說,鉆石、寶石、鉑金等外來飾品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波上漲。其次,同為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珍稀玉石,翡翠的漲勢已經相當驚人,大幅上漲空間不大,而白玉的價值被發現稍遲,其價格升勢才剛剛開始,再加上原料緊缺,從投資角度來說,應該是比較安全的。
理財一周報:2009年經濟形勢還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白玉收藏作為投資的一條渠道,預計在2009年會有怎樣的表現?
趙德華:從總體上來說現在的玉器價位仍是探低后的回升,程度甚至遠未達到1990年代中期的水平。就目前的玉器拍賣價位與其他門類藝術品的均價相比,無論從歷史人文價值還是藝術創新價值,以及資源稀缺等價值觀看,都極具優質性。
我預計今年下半年如果收藏市場整體開始回暖的話,白玉價格將率先上漲,相比其他投資渠道,我認為玉石投資肯定會高于金融市場的平均水平。
理財一周報:畢竟作為投資收藏,白玉受市場青睞的時間還不太長,您對投資收藏白玉有何建議?
趙德華:本次經濟危機將給實體經濟造成衰退,且衰退的程度和速度可能遠遠超出預期。對于立足于長期收藏投資的人,應該繼續收藏而減少賣出的行為操作。在藏品淘汰和選擇上,可以借目前冷市的機會,將一些具有收藏價值的好品相、好品類的玉器藏入囊中。
在挑選藏品的指導上,我總結為4個字:
精(精品)——以好的玉材作為基礎,輔以上乘的工藝就是一件精品。
奇(稀少)——奇貨可居,一些稀少的玉種,比如黃玉,紫羅蘭玉、成色好的戈壁玉。
特(獨特)——一些原石皮色上象形出獨特的圖案,曾經見過一塊皮色象形呈“玉”字的原料,商家開出了150萬元的天價。
巧(巧雕)——利用料形或者皮色進行巧雕的作品,主題鮮明,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