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面孔”令人耳目一新
與國際大牌設計師設計的作品相比,中國的珠寶設計還處于初級階段。如何在設計強手如云的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是眾多珠寶品牌面臨的主要問題。吳峰華認為,本土設計要走出國門,除了要培養本土設計師、引進優秀的外籍設計師、簽約國際一流設計師以外,準確的設計定位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尤為關鍵。
“以東方文化為根基,挖掘東方文化元素,以‘差異化’為突破口,為國際市場提供個性化的選擇。”吳峰華認為,中國品牌必須具備自己的特色和個性,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國際化而落入模仿、抄襲的巢臼。他要求公司的設計團隊必須圍繞東方文化進行設計,每年只做三個設計主題,以確保設計水準。主題一旦確定,公司內的本土設計師、外籍設計師以及相關合作機構便會分頭進行設計,并舉行“比稿會”,經過幾輪篩選后確立優勝者,再在一系列的作品中選定一款為主打產品以進行推廣。“旗袍”、“京劇臉譜”、“同心結”等極富中國民族特色的作品便出自這樣的設計理念。
在滿是歐洲面孔的珠寶界,這些純粹的“東方面孔”令人耳目一新。滲透著東方文化精髓,融合了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產品給口味挑剔的西方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選擇。即使受金融危機影響,這些產品還是受到了國際參展商和代理商的青睞。吳峰華認為,在中國珠寶還不具備強有力競爭的前提下,打“民族牌”、走“差異化”的個性路線是突出重圍的理想選擇。
打造國際化設計團隊
雖然TTF已進入國際市場,得到了國際珠寶界的認可,但在吳峰華看來,TTF剛剛邁出了第一步,能否站穩腳跟,在國際市場中富有競爭力,是他眼下最為關心的問題。“進入國際品牌主展館意味著今后將與國際一線品牌同臺競爭。這對我們來說意味著壓力和挑戰。”吳峰華說,面對國外大品牌在資金、風格款式、加工工藝、營銷水平以及管理上的優勢,國內珠寶企業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去年秋季以來,金融海嘯席卷全球,珠寶業受到極大影響。據吳峰華介紹,今年1月,公司已參加了意大利維琴察珠寶展和東京珠寶展,從展會上透露出的信息來看,2009年的市場很不樂觀。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吳峰華卻認為對于注重原創、尊重設計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西方珠寶業從設計師、工藝師到市場推廣和服務,一般都經過了嚴格的專業訓練和殘酷的市場洗禮,因此才會出這么多高品質的珠寶產品。”吳峰華說,珠寶產品不是必需品,而是生活品質的象征,在整體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只有高品質的產品才能打動消費者,因此打造一支國際化的團隊就顯得尤為重要。“設計部門牽頭、制作部、市場部、售后服務部全面跟進。以國際高標準要求整個團隊,將充滿個性的設計、精湛的工藝和全面的市場推廣與服務結合起來,才能夠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中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