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中國珠寶首飾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初期的高利潤促使千軍萬馬進軍珠寶市場,開珠寶店,眾多珠寶品牌忙著圈地搶占市場,連鎖加盟成為大勢所趨。然而發展迅速的珠寶行業目前卻面臨千店一面,沒有區別,沒有特點的局面,品牌缺乏明晰的品牌定位,企業缺乏完善連鎖管理模式。可以說,中國珠寶首飾業發展快、但缺乏特點和特色,同質化趨勢嚴重。
2008年,金融海嘯席卷全球,作為奢侈品之一的珠寶行業更是受到嚴重沖擊,業內專家預測2009年將有1/3的珠寶企業消失在殘酷而激烈的競爭中。針對這一嚴峻現實,深圳大盤珠寶首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蘇建明在他起草的《應對金融風暴策略》中提出“三個堅持”:堅持旗下品牌嘉華原有的品牌定位和營銷推廣路線;堅持店務輸出,打造核心團隊,健全輸出系統;堅持服務終端,持續提升品牌店的贏利能力。在金融風暴下,大盤公司這“三大堅持”意味著什么呢?讓我們來一一解讀。
1、珠寶品牌是否需要明晰的品牌定位?
珠寶品牌是否需要定位?許多企業既做婚慶市場,也攻時尚路線,趕上2008年北京奧運熱,也開發一套套運動系列推廣推廣。嘉華珠寶堅決擯棄這種“工廠式”的品牌模式,拒絕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盲目跟風模式,堅持專注中國婚姻愛情文化市場,只做婚愛文化產品。
早在2006年。嘉華率先提出“中國婚愛市場第一珠寶品牌”,并以“嘉華珠寶,結婚少不了”為品牌推廣廣告語,聚焦婚愛市場并明確提出口號,國內嘉華是首家!嘉華為什么要堅持婚愛市場的品牌定位呢?首先從中國目前的國情來說,珠寶還屬于奢侈品,在珠寶消費中,結婚首飾消費占70%的比重;其次,從嘉華的發展歷史和品牌內涵來說,專注“婚愛文化”更有利品牌聚焦和發散。再次,明晰的品牌定位更有利于市場拓展、產品開發、企業宣傳等各方面的工作開展,只有品牌定位明晰,其他工作才能明確方向。
2、堅持店務輸出,打造核心團隊,健全輸出系統。
何為“店務輸出”?對珠寶行業來說,這恐怕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2007年嘉華首創這一領先服務模式,即派遣專業的珠寶管理人員到品牌加盟店駐點支持,從人員培訓、開業活動到節日活動以及貨品結構調整等等全方位進行協助支持管理。
嘉華為什么要推出這一項特殊的服務呢?早在2005年,公司就對全國各地的珠寶店老板和意向珠寶投資商進行了大規模的市場調查,發現他們最大的苦惱就是,面對如今的市場競爭,老一套的經營管理方式似乎已經不那么有效了,都漸漸有了陌生的感覺,不知道如何去管理好一個銷售團隊。根據這一點,公司領導在研究后決定創建一個強有力的珠寶店務顧問團隊。
為了將這一構想變成現實,將這一政策真正落實到位,首先,公司招聘了大量的珠寶行業管理人才,他們都是有著豐富的終端銷售經驗和管理經驗的專業珠寶人;其次,公司不斷對他們進行培訓,使其知識更加系統化,工作更要專業化、標準化;最后,公司還制定了一整套《店務部店務標準化手冊》,讓店務人員的工作量化參與考評,并且每次店務輸出到終端,公司與加盟商將針對該店實際情況制定相關銷售目標,將店務人員的收入與單店捆綁在一起,形成其高度的主人翁意識,如果不能完成當月目標則不能享受任何銷售提成。
有了這一系列的規范及良好的機制,大盤的店務管理部從2007年建立至今,從最初的一個部門增加至目前的五個部門,每個部門分管不同的區域,每個店務人員又具體分管不同的店鋪,真正將工作落實到每個一終端店,對每個一終端店切實負責。如今,大盤公司的店務輸出服務受到了廣大加盟商的熱烈歡迎和積極擁護,一個個店務人員更是獲得了加盟商的信任與重視,成了搶手的“香餑餑”,往往需要提前預約才行。蘇建明董事長更是稱贊其為“尖刀部門”“巔峰團隊”,2009年,嘉華要發展,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堅持店務輸出,打造核心團隊,健全輸出系統。
3、堅持服務終端,持續提升品牌店的贏利能力。
品牌連鎖最重要的是什么?許多人可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標準化、服務、產品、管理……蘇建明董事長說,品牌連鎖最重要的是堅持服務終端,持續提升品牌店的贏利能力。
嘉華不追求盲目的圈地掃街式的加盟,而是要開一家店,盈利一個店,讓每一個嘉華專店(柜)都能在當地站穩腳跟,逐步提高嘉華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終端是一個公司的窗口,將一個品牌呈現在消費者的面前,所以嘉華要堅持服務終端,從店面形象、營業員的專業素質、貨品到售后服務等,每一項都要做到專業、圓滿。
2009年,大盤公司全體人員信心百倍,大家堅信,危險之中必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