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天的TOP SHOW深圳國際頂級私人物品展1月3日降下帷幕,成交總額超過2億元,其中,價值257萬元的豪華腕表,2萬多元一瓶的法國頂級干邑,以及奢華家居用品等千萬元以下的小件商品,比數百萬甚至過億的名車豪宅更好賣。“目前,全球的奢侈品消費,中國排在美國之后,但未來1-2年,中國市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TOP系列奢侈品展創始人,博銳會展董事總經理盛磊如此展望。
TOP系列作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綜合性奢侈品展覽,在亞太地區已經成功舉辦了9屆,成為眾多國際品牌進駐中國市場的首選平臺。盡管今年遭遇金融風暴來襲,導致部分富豪財富縮水,最頂級的超大件物品,如房產、游艇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成交總額仍然超過了2億元,千萬元以下的小件商品,非常好賣。
雖然頂級私人物品展已經舉辦了9屆之久,但是因為金融風暴的特殊語境,該消息仍然引起了熱議。不少網友拿富豪頂級奢侈品展示與經濟下滑形勢與廣為輿論詬病的看病貴、上學貴、貧富懸殊等社會焦點問題做對比,甚至還有網友建議有關方面在富豪奢侈品展廳把貧困群眾的基本生活用品一并展示出來。在社會貧富懸殊不斷拉大的當下,公眾對頂級奢侈品展示活動的反感可以窺見一斑。
我雖然不是仇富主義者,但是我對這種頂級奢侈品展示也沒有多大的好感,總覺得這種展示有炫耀財富的成分在內。雖然我無法親眼目睹這種頂級生活品質,但是從報道文字和圖片介紹就可以想見這次展覽的豪華程度。
這次富豪聚會本是一次世界性頂級生活展示,并非中國富豪的專場展示。但是中國成了全球奢侈品消費避風港,參會者以內地富豪居多,值得反思。中國富豪到底是在盡地主之誼,還是在示范攀比斗富?世界展示會帶有如此鮮明的中國特色,這也許是公眾反感的一個原因吧。冷靜下來一想,不感冒歸不感冒,富豪展示頂級生活,購買奢侈品畢竟是他們的自主權利,這是一次純富人聚會,就算他們是在炫耀財富,只要他們沒有觸犯法律,就不應該對他們說三道四。
現在的問題是,公眾為何喜歡對富豪的生活說三道四?當然,現在貧富懸殊拉大,公眾心理不平衡是一個原因。但是我認為公眾“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心理不平衡只是問題的表面。其實,群眾真正反感的是富人一方面炫耀財富,另一方面又為富不仁、社會責任感缺失。有調查顯示,中國45%的財富掌握在10%的富人手中。在1000萬家注冊公司中只有1%的公司曾經捐助過慈善事業。中國現有的公益性基金會對境外包括港澳臺地區的捐贈相當依賴。如,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來自海外的捐贈額占所籌基金總額的近50%。而上海市宋慶齡基金會來自境外的捐助更是高達70%。在貧富差距加大的當下,富人積極參與慈善事業或許是促成貧富心理和解的一劑良藥,然而這些失衡的慈善數據令廣大公眾心理難以承受。
而且,現在官員貪污腐敗、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問題一直刺痛著廣大公眾的神經,人們把對貪官的不滿自覺不自覺地延伸到了富人的身上。懷疑富人的巨額財富來路有問題。再加上普通公眾掌握的信息資料與官方、富人之間不對稱。公眾的這種懷疑就難以消除。而且媒體關于富人偷逃國家稅款的報道,更是激起了公眾的不滿。
這樣看來,公眾輿論對頂級奢侈品展示活不感冒,并不是什么仇富心態,而是廣大公眾希望富人多一點愛心,多一份社會責任,讓財富透明起來。如果能做到這些,貧富階層達成心理和解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