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ogue》雜志上看中一款Prada男鞋,對比一下幾個城市的價格,在遍布全球的某個零售店內交付數百英鎊或是數千港元,接過裝鞋的時髦盒子。在下一個季度的眩目鞋款出現后,又重復一遍以上交易。這是一種方式。
當你成熟到決定擁有一雙完美的皮鞋時,來到地球上存數不多的定制鞋店,和打理你父親鞋子的老鞋匠打個招呼,測量、制造鞋楦、選擇皮料和樣式,經過至少兩次的試穿和校驗,得到一雙完全符合你腳形的手工定制皮鞋,大概花費1000英鎊或者更多,讓它陪伴你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是另一種方式。
如果是你,這其中哪一種鞋子才是你想要的?如果是我,我選擇后者:Bespoke shoes。
裁制皮面
A 何為Bespoke?
在英語中,Bespoke的意思是“定制的(衣服)”。這是一個來源于17世紀的術語,當客人選擇好布料后,就表示“been spoken for”,就是咱們說的“講定了”,一來二去,been spoken for就簡化成Bespoke,定制由此誕生。
Bespoke最常見的形式是,一個裁縫為一個客人單獨設計定制。拿西裝來舉例,為某個客人單獨定制前,裁縫要測量20多個具體尺寸以及客人身體其他各細節,這Bespoke比made-to-measure(按照客戶要求制作)還要繁雜,后者通常只是選擇某個基本款式和布料搭配,再根據客人的具體身材進行一定程度內的調整,精確度遜色于Bespoke許多。Be-spoke不僅在各個細部都有著精確設計,甚至連“剛剛離婚,喜歡雪茄”等生活細節也會考慮在內。
Bespoke并不是西方社會才有的概念,中國有這樣一個諷刺官員的笑話,其中就蘊含Bespoke的真正含義。說一個頂厲害的裁縫,遇到官員來定制官服,一定要問這個官員的諸多細節,學徒不理解,就問師傅為什么,裁縫師傅說:“如果是剛剛做官的人,常常要對上級卑躬屈膝,所以前片要短,后片要長;如果做的官很大,必定兩目朝天,所以前片要長,后片要短。那如果這是個剛正不阿的清官,就前后片要做得一般齊啦。”從前遍布中國城鄉的裁縫、鞋匠,活兒做的好的,都懂得要為客人度身定做,這“度”字音“奪”,含有細量、揣摩的意思。
雖然Bespoke往往需要諸多工序和細致的手工,也因此價格昂貴,但對于選擇Bespoke的人來說,這并不是為了炫耀身份或者財富,這只是一種品位,一種對于完全適合自己、擁有自我個性的追求,這和當下浮躁的社會甚至是背道而馳的,懂得這一點,才能懂得Bespoke的意義。曾有記者采訪法國著名定制鞋店Berluti的藝術總監Olga Berluti,詢問她客人穿上Bespoke shoes是否代表著一種身份,Olga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擁有身份這項服務可沒有包括在我們的產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