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公元2000年前的20年左右時間,我國有很多種貴金屬幣的生產屬于產品代工,如同澳大利亞珀斯造幣廠幫很多亞太國家代為制作錢幣是一個道理。從某種意義上說,在這個階段,我國發行貴金屬幣是在為各式各樣的國外貴金屬幣經銷商們提供服務而已。而當代貴金屬幣本身是人民幣的分支,它屬于國家法定貨幣,理應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和嚴肅性。但以前的實際情況是,除去一些國家性和國際性的題材外,海外經銷商們根據個人喜好或對市場需求的判斷可以相對隨意地建議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某種貴金屬幣,而無須非常嚴格的立項制度。不僅如此,一旦某款幣市場銷售情況不好,或者由于經銷商自身經營狀況不善,或者由于金幣公司和經銷商高層人士的變動,隨時中止該款幣生產的情況時有發生。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在2000年后,所有貴金屬幣的立項和生產均遵守嚴格的規章制度,不可能再出現因經銷商個人原因從而改變貴金屬幣立項生產銷售的狀況。但1979-2000年這段長達20年左右相對混亂的時間里,所制造的許多貴金屬幣如今根本沒有系統的檔案資料可循。從集藏的意義上類比,這段時間堪比人民幣第一、二版紙幣,或相當于清朝時各省自行鑄造的機制幣、抑或相當于新中國郵票中的文革、編號票。正因為其發行管理不規范,反而造就了許許多多的當代文物。因此這個時代對新中國整個貴金屬幣發行史來說是空前絕后的時代,對藏家來說則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時代。
5:從研究的層面來說,其實中國貴金屬幣有太多的學術性題材可以研究。僅舉最普通的熊貓幣為例。一開始由上海造幣廠和沈陽造幣廠制造熊貓幣,后來深圳國寶造幣廠也加入制造行列。但仔細觀察每年所出的普制熊貓幣,便會發現上海廠、沈陽廠、國寶廠在版式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年份字體、國號字體、熊貓圖案局部等的細微差別,這和民國的孫中山頭像開國紀念幣中的上5星、下5星、6角星的版式差別研究在道理上是一樣的。另外,某些年份的熊貓銀幣有精制幣和普制幣的區分。通常的做法是精制幣上加印“P”字(代表英文Proof),以示和普制幣的區別。但是研究發現,有不少年份的無“P”字的熊貓銀幣卻是鏡面高度光滑的精制幣,這種版式差異當然值得深入研究。還有鏡面和噴砂效果介于精制幣和普制幣之間的一種幣,我們姑且稱之為普精制幣。普精制幣的存在便是證明我國造幣工藝在那個階段未臻完善的最好佐證。更有甚者,在新中國幣里存在一些由于鋼模缺損造成圖案部分漏印的品種,非常值得研究。當然,位于新中國幣金字塔頂端的無疑是一些存世在10枚以內的樣幣,屬于大珍之列。新中國貴金屬幣既有如此多的版式可以研究,如此多的珍品令人蕩氣回腸,細細集來當然令人快樂無窮。
6: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而貨幣天然是金銀。從收藏的角度講,貴金屬幣是最實在的收藏品。進可增值,退可儲值。貴金屬的硬通貨特性和收藏品的高收益特性被完美結合,這種類型的收藏品非常罕見。新中國貴金屬幣本身有著非常清晰的發行量。加上歷年不斷熔毀的原因,其存世量只會小于計劃發行量。這一點不同于古錢幣和第一二版人民幣紙幣,前者由于不斷的考古發現或古墓挖掘而增加面世量,后者由于央行的庫存管理不能公布而無法確定其真正的存世量。所以當代貴金屬幣在這方面又可以獨領風騷,讓人放心。
中國當代貴金屬幣從出世開始就一直外銷,國內市場只能偶露蹤跡。千禧年以后,我國人民才開始真正走向富裕,才有能力去集藏它們;因此這個中國藝術品行業的明珠尚“養在深閨人未識”。這個朝陽板塊目前的群體基數并不大,但其迅猛的發展勢頭,加上歐美發達國家集藏者在貴金屬幣領域長期以來的良好收益效應,將會充分激發這個領域的深厚潛力!笆詹亟疸y幣,贏在新世紀”――絕對不會是一句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