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記者張忠霞)鉆石雖美,價格卻令人望而卻步。美國一個科研小組給喜愛鉆石者帶來了好消息:他們用新方法成功生成了品質可與天然鉆石相媲美的超大人造鉆石,這一方法將來有望用于人工大規模制造質高、價低的鉆石。
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卡內基學會科研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論文介紹說,以前人造鉆石通常采用高溫高壓法生成,高壓就意味著鉆石的體積受到嚴重限制。而他們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在低壓環境中成功生成了10克拉以上的無色和粉紅色的高品質鉆石,生成速度也大大快于傳統方法。
論文第一作者蒙宇飛對新華社記者介紹說,由于只需低壓,用他們的新方法生成鉆石時,唯一決定鉆石尺寸的因素就是反應艙的大小。從理論上講,反應艙有多大,就可以生成和處理多大的鉆石,這突破了以往人造鉆石的尺寸瓶頸。
科研小組另外一位成員顏志學介紹說,利用傳統方法生成鉆石時,鉆石在“改色”(即從含雜質的褐色變為無色或其他顏色)時需高溫高壓,成本昂貴。相比之下,他們利用微波在低壓條件下同樣能達到2200攝氏度的高溫來去除雜質,整個處理方法更為經濟,成本優勢明顯,而且鉆石所含雜質更少,品質更高。
紐約市立大學物理學家亞歷山大·扎伊采夫評價說,用微波處理的低壓“改色”方法堪稱鉆石研發技術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意味著以后任何一個實驗室都可以用這種技術生產鉆石。“這將是未來大規模、低成本生產高品質鉆石的一個起點”。
蒙宇飛畢業于中國中山大學,曾師從中山大學礦物學教授彭明生,蒙宇飛說她的研究思路受到彭明生的啟發。蒙宇飛在卡內基學會參與的這一研究公布后引起了鉆石行業的極大關注。論文發表后,美國寶石學院表示,這一研究成果在寶石界反響很大。蒙宇飛說,人造鉆石還有其他許多工業用途,例如將來可以替代硅成為制造電子芯片的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