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綠曾被視為權(quán)貴的象征
祖母綠雖在當今世界和鉆石、紅寶石、藍寶石并稱四大名貴寶石,但是它過去卻是權(quán)貴的象征,深受中外帝王喜愛,且寓意無窮,故以其特有的魅力獨領(lǐng)寶石家族的風騷。
祖母綠是綠色寶石的代表,更是礦物中的珍品。多年來,它都被視為幸福、忠誠、長久、善良和幸運的象征,而它那碧綠青翠的顏色及炫艷柔和的光彩,又讓祖母綠寶石給人以高貴、穩(wěn)重、優(yōu)雅而高尚的印象,因此佩戴祖母綠飾品不僅格外引人注意,還容易讓人產(chǎn)生認同感。這就導致祖母綠自古以來就令不同時代、不同種族、不同文化和不同地區(qū)的人為之著迷。
古代社會,祖母綠被視為權(quán)貴的象征,只有王公貴族才可以擁有它。當時,東西方的古代帝王們都喜歡將祖母綠鑲嵌在他們的皇冠和玉帶上,如相傳古埃及有位女王,她將祖母綠礦石冠以自己的名字,并且經(jīng)常佩戴一些華麗耀眼的祖母綠寶石,以炫耀自己的權(quán)威和美麗;歷史上眾所周知的“安德思皇冠”是用45公斤的黃金制成,上面就鑲嵌著453顆祖母綠寶石;北京十三陵明代出土的寶物中有許多祖母綠珍品,可見我國明清兩代的帝王也都用大量的祖母綠作裝飾品。
同時,祖母綠的歷史是由傳說和迷信編織而成的,如羅馬人相信“人們常看祖母綠,能夠消除眼睛的疲勞,恢復視力,開闊視野;能夠使人頭腦清晰,思路敏捷,增加知識,增進記憶;可以給佩戴者帶來好運,遠離邪惡;擁有它的人還有一種超人的、能預測未來的能力,也有能使訴訟獲勝的力量”;古代歐洲人則認為祖母綠對任何疾病都有療效,治療眼疾和肌肉無力效果尤其明顯;《舊約圣經(jīng)》中有記載:基督徒認為耶穌的復活與祖母綠有關(guān),它是重獲新生的象征,具備一種神圣的力量;印度人則對祖母綠極為崇拜,他們認為祖母綠能為佩戴者帶來好運,并且心情愉快,因此普通人以擁有一塊祖母綠為榮,王室更是收藏了大量價值連城的祖母綠珍寶。
云南祖母綠色美但透明度差
祖母綠來到中國的幾百年間,曾被譯為“助木剌”、“子母綠”、“芝麻綠”,《西廂記》中則譯為“祖母綠”。祖母綠又叫“呂宋綠”、“綠寶石”,直到近代才統(tǒng)稱為“祖母綠”。因此“祖母綠”只是譯音,和祖母沒有任何關(guān)系,切不可認為這種寶石是專供上年紀的女性佩戴的——和其他任何一種大家喜愛的寶石一樣,祖母綠的佩戴是不分男女老幼的。
我國云南省文山縣出產(chǎn)的祖母綠是綠柱石家族的一分子,早在1992年就已產(chǎn)出,其顏色不錯,但因質(zhì)地較不透明,裂縫較多,顏色、凈度較差,還未被廣大消費者廣泛接受。云南的祖母綠分布在滇東南區(qū)花崗巖體外帶的變質(zhì)巖中,晶體呈柱狀或成致密的塊體,常見有深綠色、綠色、黃綠色、淺綠色和淡綠色。根據(jù)云南祖母綠顏色不錯但透明度不佳這一特點,商家把其加工成蛋面成品,或直接以美妙的晶體觀賞石出售,也頗受當下消費者歡迎。
評價祖母綠優(yōu)劣五標準
顏色:以綠色帶藍的顏色為佳,綠色帶灰者質(zhì)量較差。
透明度:以清澈明亮、晶瑩通透者為佳品,半透明者屬普通品。
純凈度:祖母綠的內(nèi)部常有一些內(nèi)含物(包體)的存在,如純凈者,為罕見的上品,而價格低的祖母綠主要是因其凈度不好。
切工:規(guī)范的切工稱為祖母綠型,能夠把寶石的光澤完全徹底地反射出來。
重量:一般祖母綠的晶體不大,經(jīng)切磨后,質(zhì)量極優(yōu)、重量在2克拉以上者,已屬罕見,如重量在5克拉以上更是難得的珍品了。
主要產(chǎn)地祖母綠的特征
哥倫比亞祖母綠:哥倫比亞祖母綠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其顏色為純綠色,少數(shù)為黃綠色或藍綠色;裂紋較多,晶體中可見一氧化碳氣泡、液體態(tài)氯化鈉和立方體食鹽等氣、液、固三相包體——這一特征只有哥倫比亞祖母綠獨具,還有纖維狀包體、黃鐵礦包體、黃褐色粒狀氟碳鈣鈰礦包體、石英包體、磁黃鐵礦包體和輝鉬礦包體等。
坦桑尼亞祖母綠:通常為黃綠色,但也有與寶石相似的帶藍色的綠色品種,質(zhì)量很好,可與哥倫比亞祖母綠媲美。
津巴布韋祖母綠:尺寸小,質(zhì)量高,艷綠色,非常美麗。
俄羅斯祖母綠:顏色多為黃綠色,裂隙較少,具典型的包裹體陽起石,還常見頁片狀黑云母包裹體。
贊比亞祖母綠:顏色一般為亮綠色、藍色和暗綠色。因為晶體中多有云母、角閃石、陽起石或透閃石等包裹體,所以多呈灰色調(diào)。
巴基斯坦祖母綠:具云母片和兩相包裹體,質(zhì)量一般。
中國云南祖母綠:裂縫較多,顏色、凈度較差,質(zhì)量一般。
印度祖母綠:晶體小,多有裂紋,顏色為淡綠色至深綠色,有典型的“逗號”狀包裹體,是由孔洞中含氣液兩相包裹體和小的云母晶體構(gòu)成。
巴西祖母綠:晶體細小,多瑕疵,質(zhì)量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