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流行
傳說十三世紀初,云南的一個鹽商偶然的從緬甸馱了一塊石頭回國,那塊晶瑩透亮的綠石頭一下子征服了愛玉的中國人,這塊石頭就是翡翠,因其色澤艷麗、產出稀少、具有玻璃光澤、質地滋潤、韌性較強、硬度高,在玉石家族中稱“硬玉”,又稱“玉中之王”。 翡翠產地多屬于未開發山區,雖不致鬼魅魑魍、豺狼虎豹,但孟尹深山,往往走上一日不見陽光,茫茫林海,只有求玉人走出的小毛路;霧露河,滾滾濁流,每逢夏日雷雨天氣,水面上處處泡起,縷縷煙生,煙生至三尺高度即聚攏不散,人坐船中,伸手不見五指,如入五里霧中。除了蠻煙瘴氣,蚊蟒瘧疾,環境惡劣,加上工具原始,旱季短少,物資缺乏,玉石的開采,備極艱辛。
直到18世紀,隨著科技的進步,翡翠才真正大量進入中國云南。雖然翡翠從傳入到應用也只有300~400年的時間,但由于喜愛翡翠的人們賦予其神奇的文化內涵,其短暫而輝煌的歷史足以讓其他玉石羨慕不已,并與其他玉石一并構成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玉器文化。明代,我國出現緬甸翡翠;清代,由于王公貴族的喜愛(尤其是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推崇和慈禧太后的癖愛),被稱為"皇家玉",由此翡翠身價百倍,成為玉中極品。翡翠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人們眼中,它不僅是一種美麗的石頭,還帶有神秘的信仰和附托。古人與今人都皆愛玉、喜玉、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現業已成為世界各地炎黃子孫及韓國等地最流行的玉石,佩玉愛玉已成為一種現代時尚。
翡翠凝聚神秘東方美
這些綠色的石子何以使世界上那么多人瘋魔?有人說是因為它如盈盈綠水變化萬千的神秘美麗;有人說是因它的形成需要幾萬年以上的時間和上億種偶然的地質因素;有人說,是因它“一刀窮,一刀富;一刀生,一刀死”,舉手之間就能把人變為百萬富翁或叫花子的刺激性;有人說,只是因為它身上被賦予得太多的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方文化。對被稱為玉的這種東西,中國人一點也不陌生。王者為大,王字腰中加一點是什么?是王公貴族的太佩,用來識別官銜等級的腰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