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土資料證明,新石器時代早期已有玉器。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有少量玉珠、玉管和玉玦等。但我國玉器的起源,應當比這更早。玉器脫胎于石器的母體,遠遠超越了石器。最初只是小玉塊鉆一孔用作垂飾,或象磨制石器一樣,磨成玉制武器或工具。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玉器才有雕刻花紋或磨得光滑的制品,器形也比較大,比較復雜,可算作工藝品。以磨制石器為主要標志的新石器時代,加工玉石器的技術是相同的。制石技術由打制發展到磨制,經歷了數千年,制玉技術大致也經歷了同樣的過程。二者在使用技術和工具上可能完全相同,但玉器除實用外,還有其他的需求,因而在技術要求上比制造石器復雜。玉器不僅要求光潔度比石器高,有的還要鐫刻各種花紋圖案,這是出于人們審美的需要,是非實用的藝術裝飾。這在石器上很少見。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透雕勾云佩
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具有實用價值的有玉斧、玉鏟、玉刀、玉戈等生產工具和武器,用作裝飾品的有玉環、玉球、玉鐲、玉璜、玉玦、玉珠、玉管等。此期玉器簡單素樸,薄厚不一,造型不規則。到了晚期,玉器才逐步脫離石器,在技術和藝術上走上獨立發展的歷程,并為后世玉器工藝的發展與提高奠定了社會的、技術的基礎。
隨著青銅器的使用或金石并用,生產工具有了很大改進,社會生產力得到提高,物質財富的增殖和積累,促使了階級的形成和國家的出現。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歷史還未完全為人們所揭示,有待進一步研究,故其玉器情況迄今不明,只好暫付闕如了。
商朝
商 云雷紋青玉斧
商代奴隸制極其發達,奴隸已被投入各種社會生產和生活領域。隨著農業的發展,手工業內部有了較細的分工,制玉工藝已從石器制作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同時,商代的奴隸們又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青銅工具在制玉工藝中的應用,使琢玉技術顯著提高,制玉用具逐漸以青銅取代石器。
殷商玉器與原始社會玉器有明顯變化,商代早期的二里頭文化所出的玉戈、鉞、鏟、圭、琮、刀、璜形玉等,其造型、雕琢、鉆孔、拋光等方面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至殷墟玉器,人物、動物、神瑞等玉雕大大增加,工藝精進,并有很多新的突破,創作了不少精湛的作品。這時的玉器已轉為賞玩之用,大多作為工藝品。殷墟婦好墓出土七百五十五件玉器中,僅裝飾性玉器就超過半數,多于禮器、儀仗、工具、雜類的總和,這說明商玉的社會功能已發生較大變化。
殷墟玉器種類很多,據不同形制和用途可大致分為禮器、儀仗、工具、用具、裝飾品、藝術品以及雜器等七類。用作禮器的有大琮、組琮、圭、璧、環、瑗、璜、玦、簋、盤等;供儀仗用的有戈、矛、戚、鉞、刀等;屬生產工具器形的有斧、鑿、錛、鋸、刀、紡輪、鏟、鐮等;日常生活用具有臼、杵、梳、耳勺、匕、觽等;裝飾品的數量最多,有佩帶飾物、笄、釧、墜飾、串珠等。藝術品較少,婦好墓所出的一件玉龍、二件玉虎、一件怪鳥都是上好的藝術品。雜器有、玉鏈、玉琀等。
玉雕是殷代的重要手工業之一,從殷墟玉器的造型設計和藝術風格等方面考察,其成就并不亞于殷代青銅器,只是過去由于資料的缺乏,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在青銅文化之上,而對與之并行和相互影響的玉雕藝術很少研究。殷墟玉器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殷代廣大玉雕藝人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這些玉器的發現,不僅使我們對殷代玉雕藝術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而且對研究我國玉雕史、藝術史以及殷代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有關問題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