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總是眷顧腳踏實地的創業者。在中國珠寶行業,潮宏基成為最早做品牌專柜的企業,也是最早做VI識別系統的品牌。1999年,潮宏基贊助了首屆珠寶設計大賽,廖創賓的詮釋是:沒有原創,永遠是跟隨者。通過大賽,潮宏基不僅擴大了品牌影響力,也為企業找尋到人才,還啟發一些高等院校開辟了珠寶課程。
2006年,對廖創賓和潮宏基,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個年份——他們拿到了瑞士巴塞爾鐘表珠寶博覽會專場展的邀請,代表中國“出征”。
面對中國境內諸多珠寶企業,巴塞爾何以獨獨鐘情潮宏基,不僅發出熱情邀約,還為專場展提供了全部費用?
廖創賓明白,這是潮宏基堅持東方元素的成功。自2002年以來,潮宏基每年開發2個具有東方文化特色的系列產品,其中“紫氣東來·鼓韻”、“紫氣東來·鳳影”、“紫氣東來·牡丹”均獲得市場好評。
參加巴塞爾珠寶展,并且是一小時專場展示,必須拿得出不少于100件的展出產品,廖創賓帶領團隊進行了緊張有序的準備,在巴塞爾刮起了一場獨特的中國風。專場展主題定為:紫氣東來,這場帶著濃郁東方神韻的原創珠寶秀,讓西方時尚界為之傾倒。古老的中國文字、旗袍、唐裝、龍鳳、古幣等鮮明的中國文化符號完美融合于精美絕倫的珠寶之中。不僅向國際珠寶界證明了中國內地卓越的原創設計,更用那不可復制的東風神韻震驚了世界頂級珠寶界。
參展獲得極大成功,藉此,堅持本土原創的潮宏基,也邁出了品牌國際化的第一步。
蔡中華先生的講述,感性而平樸。在這樣的語境中,給出了對廖創賓的第四印象:視野與胸懷,奠定企業成功的基石。
傳統文化,深厚底蘊
對廖創賓的第五印象,源自一個本來不可能的“發現”。
聽說,廖創賓收藏了許多傳統民間飾品,以銀飾為主。但廖本人遠在外地,如何得以見到那些“寶貝”?
熟悉廖創賓者說,給他打電話吧,“廖總很好說話的”。
果然,當那通電話打過去,竟蒙廖本人欣然應允。于是,那一箱箱珍貴的飾品被搬了出來,并一件件展示眼前:
花簪子雕龍畫鳳,項圈上串珠吊墜,耳環佩鈴叮當,戒指款式多樣……據說廖創賓對中國傳統飾品鑒賞頗多心得,這一切又為潮宏基品牌增添了濃郁的文化底蘊。
民族血統,國際元素,時尚表達,廖創賓的個人氣質,就這樣不可避免又自然天成地融入潮宏基品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