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鑒定不僅需要多年的經驗,還需要先進的儀器相助。
各種版本的珠寶鑒定書,讓人有“霧里看花”的感覺。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珠寶飾品正在褪去神秘的面紗,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今,許多年輕人戀愛結婚,都喜歡用珠寶飾品作為信物,以此象征純潔、高貴和永恒。
可珠寶飾品這一動輒成千上萬元的貴重商品,普通人購買時靠肉眼看外觀很難辨真偽,難免令人心中沒底。這時候,一紙質量證明就顯得尤為必要。然而,記者在調查中卻發現,如今的珠寶鑒定也是五花八門,令消費者頗有些“霧里看花”之感。
珠寶鑒定書五花八門讓人看不懂
正在準備婚事的吳小姐,近來購買鉆戒時遇到了煩心事。因為價格昂貴,自己又不懂,她特意上網查找,知道購買珠寶時有一個“鑒定書”可證明質量。然而,在我市某商場一個著名品牌的珠寶專柜,銷售人員卻告訴她,這種珠寶10分(即0.1克拉)以上才有產品質量保證書,而且所有產品都沒有在國內做鑒定,不配備國內的鑒定書。該銷售人員還說,質量保證書上明確寫有關于品質的詳細內容,這是國際上承認的,如果產品質量不符,廠家會視情況承擔責任。
質量保證書能代替珠寶鑒定書嗎?一頭霧水的吳小姐又去另一家香港著名品牌專柜,發現該產品也沒有配備任何國家機構出具的鑒定書。工作人員的解釋是,他們的品牌為國家免檢產品,不需要鑒定。聽了這些話,吳小姐更加拿不定主意。記者隨后走訪了幾家珠寶商品專柜,除吳小姐反映的情況外,還有一家名品牌銷售人員表示,30分以下的珠寶只有相當于保修卡的質量證明,不對產品品質作說明。
記者在市消協了解到,像吳小姐這樣的珠寶消費者還有不少。市消協投訴部負責人介紹說,目前珠寶投訴在高檔商品領域占的比例很大,對珠寶鑒定書的疑慮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存在的問題,一是消費者購買的產品根本沒有珠寶鑒定書,消費者不知情,也沒有向商家索要;二是消費者索要了,但商家以各種理由以及種種承諾搪塞不給;三是產品雖有鑒定書,但沒有寫明涉及品質的關鍵內容;四是產品只有類似保修卡性質的質量保證書。諸此種種情況,讓消費者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