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鑲玉”價值到底幾何?
奧運金牌“金鑲玉”是頭一次采用兩種材質(zhì)制作,那么這塊金牌到底價值幾何?
王沂蓬教授表示,這的確是難以求證的問題。“單純從生產(chǎn)價格上看,‘金鑲玉’是零成本。”王沂蓬教授告訴記者,“金鑲玉”雖然采用了寶石級的玉石為原料之一,但是這些昆侖玉都是青海省捐贈的,而加工的金、銀等貴金屬也是由某公司捐贈的,甚至加工玉石的工人也是義務的!
“如果從原料價值上看,‘金鑲玉’的價格主要還要看玉石的價格。”王沂蓬教授向記者解釋道,每枚奧運會金牌總重160克,其中表面鍍有6克的純金,其他金屬是純銀,再除去玉的重量就可以計算出價格了,但由于中國人歷來有“金石有價玉無價”的說法,所以很難估算,“在我們決定采用昆侖玉制作奧運獎牌后,昆侖玉價格陡增,一塊原本只要300元左右的昆侖玉已經(jīng)漲到了8000~10000元。”“更重要的是,奧運獎牌歷來是難以估算的。”王沂蓬教授表示,根據(jù)奧組委的規(guī)定,奧運獎牌的數(shù)量完全按照獲獎的運動員頒發(fā),“出于預防意外的原因,我們現(xiàn)在生產(chǎn)的‘金鑲玉’多于實際需要量,但是多余的在奧運比賽結(jié)束后都必須交奧組委統(tǒng)一處理,即使是我們這樣的設計人員想留存一套作為紀念也不被允許。”外國人是否認同“金鑲玉”?
隨著奧運會的進行,已經(jīng)有相當多的外國運動員獲得了“金鑲玉”的獎牌,那么他們是否喜歡并認同中國的玉文化呢?王沂蓬教授告訴記者,他沒辦法直接接觸到獲獎運動員,但是很多外國設計同行,以及外國的奧組委官員都對“金鑲玉”表示了相當?shù)呐d趣。
“亞洲系的國家比如日、韓等國,由于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同樣對玉石有著相當?shù)恼J同感,他們在‘金鑲玉’理念上的理解沒有任何問題。”王沂蓬教授說,“歐、美等外國運動員、朋友也對‘金鑲玉’表示了相當?shù)呐d趣,雖然有的國家不了解玉,但是他們會和本國相類似的東西作習慣性比較,他們一般最容易把玉理解為寶石等概念。”事實上,最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當初北京奧組委的陳述人員把玉的文化理念進行深入闡述后,國際奧委會竟然立刻接受了這一大膽的突破!他們認為“這是一項非常好的藝術品”。同時,他們相信全世界的運動員在得知玉的象征意義時,也會非常高興地接受這一理念,畢竟,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只有品德高尚的君子才配得上。這一設計將是對奧林匹克精神最具東方色彩的詮釋,是對運動員最高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