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你的來信,你似乎在信中責備我說女人的壞話。事情是這樣,我最討厭的是女陰謀家。我看得慣仁慈、文雅、溫柔的女性,我喜愛她們。如果說她們嬌縱了我,那不是我的過錯,而是你的。不過你會看到我已經寬大對待了一位通情達理的值得尊重的女性。我把她丈夫出賣我的信拿給她看時,她哭起來了,以萬分痛心的悲傷和誠實口吻喊道:“這的確是他的筆跡!”這就夠多了,打動了我的心,我說:“好吧夫人,把信投到火里,我就沒有證據可以針對您丈夫了。”她燒掉了信件,轉悲為喜。現在她丈夫得救了,如果遲兩小時,他已被處死了。所以,你看,我喜歡嬌柔、純潔、善良的女性,因為只有她們才象你。在愛上拿破侖以后她的確是全心全意的為丈夫的事業出力。她為拿破侖爭取了許多原來中立,甚至對立的人物,在這段時間她只是一個賢惠的妻子。執政王時期約瑟芬被稱為“拿破侖純潔無瑕的天使”可見一斑。
她也堅強,加冕以后拿破侖曾經有一次在去歌劇院途中遇刺,火藥就在皇帝皇后兩輛馬車中間爆炸,皇帝的馬車沒有注意到先去了,皇后的馬受驚停了下來。所幸逃過一命的約瑟芬臉色蒼白,同車的女官請示她要不要回去,她拒絕了,“波拿巴已經走了,我怎么能讓他一個人去?”法蘭西的皇后緊緊跟隨著她摯愛的丈夫,在這里,我看到了不離不棄,生死與共。
對于他們最后的離婚我不想多說什么,寂寞的皇后最終來到了寂寞的玫瑰園,直到4年以后皇帝摘下了皇冠才結束了寂寞的一生。在傳記中寫道,拿破侖傷心萬分,認為約瑟芬是因為他而傷心而死,他卻不知道是因為約瑟芬裸著肩膀見俄國沙皇感冒才丟了性命。這樣寫的人,的確是不懂得愛情。
記得封建王朝中唯有秦朝是沒有皇帝謚號的,只有一世,二世,乃至千世萬世。秦始皇說,身為人臣人子,無權對上置評。這就是傲慢,無比的傲慢就不屑任何的解釋。皇后依然是皇后,誰有權去探究她的感情世界?誰說柔弱的人不堅強?她必定顫動一下蝴蝶翅膀般的眼睫,眼波流轉,露出一個意味不明的笑。
1814年4月6日拿破侖退位。1814年5月29日約瑟芬去世,就在復辟的國王要召見她的幾天前。傳記中認為皇后是附庸權勢的,在皇帝倒臺以后又以受害者的身份接受波旁王朝的接見,并極快的征服了俄國沙皇以及其他拿破侖的敵人。我并不那么認為。各種資料表明,約瑟芬是極其隨和的。她未必會拒絕俄國沙皇以及其他拿破侖敵對者的好奇以及探訪,但她不見得希罕。拿破侖失敗以后人們必定是等著看她的種種反應,是落井下石還是表演一幕忠貞不屈,而她,選擇了謝幕。仔細想來,波旁王朝的召見也必定是達到了她的底線,這樣的召見何嘗不是對拿破侖的折辱。傳記中卻描寫成約瑟芬達到了她的社交的另一個高峰,簡直匪夷所思。那個無用的傀儡政權憑什么要一位皇后卑躬屈膝表達敬意?
那只溫柔又狡黠的狐貍從來沒人捉住,她的舞步輕快而憂傷。可以對你笑,但你不能阻止她優雅的走開。“在得知約瑟芬去世的消息后,流放中的拿破侖大為震驚,整整兩天沒有步出房門,他對約瑟芬所做的最終評語,寫來宛如她還活在世間:“我沒有一天不是在愛你之中度過,我沒有一個夜晚不將你擁抱在懷里……沒有一個女子贏得我如此之深的愛心,贏得過更多的癡情、狂熱和溫順……非死亡莫能將我們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