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檔翡翠資源的枯竭和東西方文化的融合,翡翠,這一東方珠寶,正經歷著一場款式變革——夸張的設計、張揚的風格,正成為香港翡翠首飾設計的主流。這或許是高檔原料短缺的無奈,也或許是東方消費觀念的改變。
在今年6月舉辦的香港珠寶鐘表展上,經寶石點綴、貴金屬鑲嵌、設計夸張的珠寶翡翠首飾,成為越來越多香港翡翠商的主流產品。與曾經突出翡翠材質的設計相比,今天的珠寶翡翠首飾更加重視款式設計、更加重視整體造型、更加趨近于歐款風格。
香港玉器業工商會會長陳國民說:“以前,觀音、佛件在香港賣得還不錯,可現在已經大不如前了。如今,購買者要設計創新且款式夸張的飾品。只有前衛設計的首飾才能激起購買者的消費欲望。”
現在:香港人買翡翠重設計
小顆粒的高檔翡翠要鑲嵌成夸張的款式,內斂的玉石要轉變成張揚的珠寶,這是現在香港翡翠設計的潮流。據陳國民介紹,今天的香港,珠寶首飾流行夸張的款式、精美的設計。“鉆石首飾要夸張的,珍珠首飾要夸張的,翡翠首飾自然也要夸張的款式。越小的材料越要想方設法做成夸張的造型。”
陳國民認為,造成這種翡翠首飾潮流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傳統翡翠首飾市場已近飽和;其二是高檔翡翠原料枯竭,很難產出大顆粒可制作翡翠首飾的高檔原料,好原料顆粒越來越小;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目前,港人的翡翠消費觀念已經發生改變,消費者在消費后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以前的香港人買了高檔翡翠吊墜,總是喜歡戴在里面的,花錢只有自己知道,而外國人買了吊墜則是掛在外面的,希望別人在遠處就可以看到,自然會將產品戴在外面,也自然會追求產品的佩戴性。”陳國民說。
過去:中國人買珠寶重收藏
“無論是內地,還是臺灣,抑或是香港,只要他是中國人,就喜歡將名貴首飾戴在重重的衣服內,將稀世珠寶放在厚重的保險柜中。中國人有不露富的心理,因此越高檔的珠寶越重視品質。”這不只是陳國民對從前中國消費者的評價,也是眾多珠寶商對中國人珠寶消費觀念的評價。
全球最大的拍賣機構英國嘉士得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代表、珠寶專家江玉娟也曾這樣評價中國高檔珠寶買家的消費心理:“歐美人士在拍賣會上購買的珠寶主要用于佩戴,而中國內地、香港以及臺灣人士在拍賣會上購買的珠寶則更喜歡放在保險柜中。因此歐美人競拍珠寶主要追求款式、設計,而中國買家則更加重視品質。”
但是隨著世界文化和經濟的交流,這種含蓄正被打破,輕視設計的趨向正在發生改變。在今年珠寶展上往來穿梭的時尚女性將首飾佩戴在顯眼的位置,將價格不菲的首飾戴在了衣服外面。翡翠也正在伴隨著市場風尚越來越夸張,越來越時尚。
但陳國民也毫不否認翡翠設計相對于珠寶設計的滯后。同時,陳國民也認為,翡翠設計和珠寶設計的差距正在由8年至10年,縮短至3年至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