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翠 機構鑒定踢走假翠
記者:據統計:翡翠近10年來以每年30%的價格飆升,個中原因是什么?
李大康:翡翠升值,應該說是合理的。因為,首先現在只有緬甸產翡翠,老坑開完了,資源稀缺。要不是現在發現新礦,恐怕價值還要高。另外,大家因為文化斷裂的緣故,并分不清玉和翠的差別,指鹿為馬,以翠代玉,正應了孔子關于“珉玉之分”的討論,把玉的珍貴價值轉移到翡翠身上去了。當然,翡翠作為半寶石的一種,應該享受它受人推崇喜愛的地位。不過一旦人們分清楚玉是什么之后,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翡翠的喜愛,翡翠升值的速度也會有所放慢。
記者:伴隨著翡翠熱的興起,造假也大興其道,可新修訂的珠寶玉石國家標準把翡翠分為A貨(天然的翡翠)、B貨(聚合物充填處理的翡翠)、C貨(染色處理的翡翠),等于變相地承認了假貨的合法性,那么應如何辨別真假翡翠?
李大康:翡翠的鑒定比較簡單、準確、有效。原因是:一、首飾級別的輝石只在緬甸有,產地和物質結構基本一致,不至于在這個問題上給商家留欺詐的空間;二、它被歸入了首飾、珠寶半寶石的系列中,分類、分級都比較科學。因此,翡翠造假很難,只是有人在好的質地里灌進含金屬離子的酸,以人工制造顏色,來提高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假的就是假的,真不了。不過,這招并沒多大用處,只要送到專業的鑒定機構去鑒定,就可以檢驗出來,這類東西就是大家稱為“B貨”或“C貨”的玩意。你說它是翡翠嗎?它是,但卻是處理過的翡翠,不是天然的半寶石。沒有收藏和佩戴的意義。
記者:我國現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翡翠市場,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翡翠,人們應如何選擇?
李大康:我認為收藏珠寶的要領就是永遠只藏頂尖級別的東西,因為只有頂尖級的東西才會真正升值。這一要領對翡翠也適用。請你永遠記住:價錢不是問題,多貴都不算貴,但必須買到真貨好貨。這樣,哪怕將來人們搞清楚了翠玉之分,你手中的頂尖級藏貨也會奇貨可居。
這里我要強調的是:在頂尖級以下的珠寶,嚴格意義上就不是珠寶,而是滿足大家珠寶夢的下層墊底。它們是一個大平臺,只為頂尖級的閃亮登場做基礎。如果你為了美觀和虛榮,你可以消費一般的翡翠,但如果你熱愛珠寶并為了收藏保值、升值,那你必須擁有隨時可以出手兌現的好東西。
其實,目前市場上達到頂尖級的翡翠已是鳳毛麟角,幾乎沒有太大投資的空間。眼下不少商場中的翡翠,基本都是新坑的料,都是八三料(1983年發現的一坑),只有種、地,沒有好的顏色,這些東西基本不值錢,拿來玩玩好看而已。好多人想買便宜貨,想廉價佩戴珠寶,于是買這些低檔貨。就是這種消費心理讓普品有了市場,假貨大行其道。
記者:資深白玉專家蔣有儒先生提到和田籽料將會價超翡翠,你認為翡翠的市場潛力如何?
李大康:我認同這種說法。說到投資的潛力,我的建議也是投資真玉。因為頂尖級翡翠匱乏,同時這種料現已沒有升值空間了;可和田玉目前升值速度極快,價格在急速回歸,但頂尖級的東西碰的人尚少,實際上正是一個大好的收藏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