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清中期《翡翠觀音》
佛像市場仍顯上升趨勢
匡時推出的“清代宮廷藝術品專場”20件拍品中成交了19件,成交率高達95%,成交總額達7032.48萬元,其中17件拍品的成交額都在百萬以上,2件的成交價逾千萬。最高價是一件清中期《翡翠觀音》,此翡翠觀音采用圓雕技法,整個造像簡潔明快,面相清秀,體態文靜,層次分明,刀法線條含蓄剛勁,雕工精湛,翠綠豐富,紋理全面,用料質佳,是上等翡翠中難得一件的雕品,經過藏家的激烈競拍,最終以1814.4萬元成交,高出最高估價2倍。
一件13世紀《佛本生故事》在北京翰海的“拈花微笑——金銅佛像”專場中以806.4萬元成交,處于北京本季春拍瓷雜成交價格第11位。這件拍品的材質為鑲銀嵌紅銅,并嵌有寶石,為分體澆鑄。是一件莊嚴精致的一佛二菩薩壇城組像,高31厘米,是佛像中的精品,因此拍出較高價格。此外,另一件14世紀紅銅鎏金的《釋迦牟尼像》以560萬元成交,清康熙《燃燈佛》以358.4萬元成交。這場“拈花微笑——金銅佛像”專拍共上拍143件佛像,總成交額達6517萬元,其中17件佛像的成交價格都逾百萬,9件佛像的成交價格在200萬元以上,成為瀚海今年春拍第二高的成交專場。
點評:佛像拍品的良好成交表現有力的回擊了關于近年佛像價格產生泡沫的說法。其實在2000年之后,內地的收藏愛好者才開始專注于佛像的專題收藏,但當時只有中國嘉德、天津國拍等少數幾家拍賣公司推出佛像拍品,整體價格也偏低。在2004年之后,隨著藝術品市場整體行情的好轉,關注鎏金銅佛像的藏家開始增多,它們的價格明顯有所升幅。在2006年、2007年北京翰海、匡時國際舉行的佛像專拍都取得了不錯的成交,目前看2008年鎏金銅佛像的市場行情仍處于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