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玉 清雅入夏
日期:2008/06/20 來源:編輯:
文章TAG:
黃金有價 玉無價
一塊玉石在這個世界上是唯一的,是天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是萬年風吹雨刷的結果,不可能有同樣的另一塊存在。正所謂美玉無價,在人們追求個性、品位和文化內涵的今天,很多人開始回歸對于玉飾珠寶的審美。東方最高貴的玉有兩種,一種是翡翠,一種是和闐。和闐是中國玉,又被稱為“世界軟玉之首”。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故名。傳說中的和氏璧就是這種美玉。它一直是先秦諸侯王權的象征,像美女一樣深藏宮中而多多益善,也是各國外交的禮物。翡翠是緬甸玉,又稱為“硬玉之貴”。其中多為碧翠、紫羅蘭、黃翡、白翡四色,以碧翠中的翠最高。而各種色中,品質純清透明,以玻璃種為最好,其次是冰種。玻璃種的翡翠一般只能買到白翡,若是綠種的,就是天價了。
君子無故 玉不去身
自古,國人就有一個共識,一個人如果穿金戴銀,說明他(她)身價不菲,但如果身上佩玉,則說明其有品位,有人情味——古代,就曾用“佩玉者”作為高潔之士的代名詞。而賜予了玉眾多高尚品德的孔子曾說,“君子佩玉以顯德”,因此,“君子無故不去玉” 。至春秋晚期,孔子利用玉的自然表征(即玉的化學的、物理的諸種性能)形象地解釋人們的品德和操行:“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由此可見,佩戴玉石珠寶,寓意了怎樣高遠的精神追求!
玉飾潮流 千年更迭
千百年來,玉飾一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珠寶首飾。但是古時的玉飾珠寶以玉佩、玉帶、玉簪、玉鐲等純玉飾品為主。上世紀80年代始,玉與黃金的結合成為一種流行趨勢,那個時候,戴玉石珠寶多半是一種財富的顯現,因此,款式還有些老舊。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K白金的流行,玉與K白金的結合成為主流,K白金相對堅硬的物理性能賦予了這類首飾更多的造型空間。而近年來,玉石珠寶的設計已經糅合了東西方珠寶設計的理念,玉石,跳脫了傳統的形制,與鉆石等多種寶石相搭配的設計成為一種潮流,幻化出了別具東方風情又兼容時代美感的珠寶。
玉飾貴于“養”
古人講養玉,一個“養”字,不僅道出了玉乃有生命的物質,而且內中包含了許多學問。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要點:
1.清洗玉飾不宜放進超聲波機中清洗,勿用強烈皂液或熱水清洗,以防失去光澤。
2.避免陽光長期直射。玉器要避免陽光的曝曬,因為玉遇熱膨脹,分子體積增大,會影響玉質。
3.玉件在雕琢之后,往往都上有川蠟以增強其美艷程度。所以玉件不能與酸、堿和有機溶劑接觸。即使是未上蠟的玉件,因為它們是多礦物的集合體,也應切忌與酸、堿長期接觸,因此,香水、發膠等化學試劑都會對玉石表面產生腐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