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銀飾是飾品世界的一朵奇葩。憑借特有的質感與色澤,銀飾融隨意與真摯于一身,少了幾許珠光寶氣,多了幾分溫潤細膩,呈現既現代又古典的雙重魅力。有人說,銀飾是一種文化的象征,佩戴銀飾詮釋的是自己對文化的理解。那么,經營銀飾則需要更多對人生的參悟。
他不是保定第一家做銀飾的,但今天他的店卻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市場和口碑;他白手起家,遭遇挫折卻從不言棄,因為他說過“把困難當成動力就沒有困難了”;他始終信奉“小勝憑智,大勝靠德”,所以他正直做人,誠懇待客,踏踏實實,一步步實現著自己事業的追求與理想。他就是保定知名銀飾和飾品連鎖品牌店——銀工坊總經理宋建利。
成功的起點:選擇
今天的宋建利可以說是事業有成,但是和所有白手起家的人一樣,成功不會一蹴而就,所有輝煌成就的取得無不蘊含著一段艱辛的起步史。1999年,宋建利開始經營小飾品,條件所限,租不起店面,只能在青年路租了一個小墻面,算是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起步雖然略顯寒酸,但畢竟是一個新的起點。因為胸懷夢想,宋建利滿懷信心。很快,他的事業就從幾平米的小墻面發展到了兩家店面。但是,宋建利并不滿足于此。“市面上普通、大眾類型的飾品經營有很多,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就不會取得絕對的競爭力,難以有大突破。”為此,宋建利從未停止過努力,他要為今后的發展創造條件。此后,宋建利不斷到北京、廣州、上海、深圳等地考察,借鑒大城市經營飾品的經驗,最終,他在琳瑯滿目的飾品世界里發現了商機——經營銀飾。
“現在市面上的銀飾在亮度、款式上并不遜色于鉑金首飾,價錢又便宜。所以,經濟的銀飾成了追求個性、時尚的年輕人佩戴飾品的首選。而且,金銀市場放開后,順應時代的銀飾品文化顯示出強大的發展勢頭和越來越廣的市場,從事銀飾品銷售有著廣闊的利潤空間。”正是看到了銀飾品經營的廣闊前景,在宋建利的事業發展到第三個店面時,他開始注重品牌細分,開設了第一家銀飾專賣店。為了符合保定的實際情況,宋建利把大城市慣用的店名“銀工廠”改為“銀工坊”,在產品選擇上偏重以機工為主的中低檔。2003年,承載著宋建利事業夢想的“銀工坊”正式出現在保定人的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