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32名基金經理、私募基金經理投票方式,國內首份資本圈最喜愛奢侈品牌排名出爐。調查結果中,LV、百達翡麗、卡地亞、歐米茄等頂級奢侈品牌在投資精英中享有高美譽度,近年來走親民路線,大肆“討好”中產階層的蒂芙尼、阿瑪尼等品牌也頗受歡迎。這份排名顯示了中國資本圈人士對奢侈品牌的喜好與態度。分析表明,奢侈品市場除了與GDP、人均國民收入等指標高度相關以外,還與股市走勢乃至房價走勢存在一定的關聯。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背景下,推出的這份排名更能透視出奢侈品與資本市場日益緊密的聯系。
事實上,資本市場與奢侈品的關系之一,是資本圈人士的收入與奢侈品銷量之間的相關性。2007年初華爾街各大投行利潤創下歷史新高,高盛、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等毫不吝嗇地給高級經理人員發放了創紀錄的分紅,這股分紅熱潮激活了奢侈品市場,一時間,售價25萬美元的法拉利599 GTBFiorano供不應求,而相當一部分私人飛機、高檔獵奇消費的訂單也來自華爾街。
中國資本市場與奢侈品的“親密接觸”,也可能在2008年初復制華爾街的這場盛宴。年報顯示,不少券商業績較上年翻了五倍以上。券商對高級經理人員的巨額分紅,也早已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國內的資本圈人士會否繼華爾街同行們之后,掀起中國式的奢侈品消費熱潮還未可知,但根據我們的調查,他們早已是奢侈品的消費者卻是確定無疑的。
更重要的是,在進行這份調查的過程中,奢侈品行業近年來的變化引起了我們更多的興趣,并追蹤和研究這一行業快速成長的奧秘。我們發現,從前意大利工匠的精湛手藝、瑞士制表工數年手工制造一只手表等支撐奢侈品牌成功的傳奇,今天已經演變為品牌推廣的噱頭,而意大利獨立品牌日漸式微,反襯奢侈品集團化運作的成功。奢侈品行業正逐漸走出象牙塔,擺脫傳統中封閉的運作模式的束縛,不斷創新,對資本敞開大門,并從其他行業的成功運作經驗吸取養分,在堅守奢侈品行業內部規律的同時,獲得了更大的市場和更廣泛的消費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