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絲又稱累金,金銀作絲,寶石鑲嵌,真正是一件寶貴之物,因此它并不親民的價格難免有點讓人卻步,成那珍藏之物,獨自高貴冷艷。當歌曲和傳說已經緘默的時候,留下來的古物,仍在訴說那纏綿悱惻的動人故事。這些并非是歷史陳跡的“名詞”,而該成為一段段生動的回憶。
《紅樓夢》里面有一段關于王熙鳳出場的描寫:“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熙鳳在賈家大院能有如此底氣,頭上那一支金絲八寶攢珠髻,怕是功不可沒。
這種累絲金工,在平常人家可不是常見之物。累絲是古代傳統金工傳統工藝,又名花絲或花作,起源于春秋戰國的金銀錯工藝。能工巧匠們要把金銀拉成絲,然后將其編成辮股或各種網狀組織,再焊接于器物之上,這謂之累絲。當中包含掐、填、攢、焊、編織、堆壘等各種技法,好不考究工匠的功力。
“堆灰”是立體累絲作品中的一道難關,要把炭研成細末,用白芨草泡制的粘液調和作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獸等所要制作的物象,然后再在上面進行累絲,用焊藥焊連,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燒毀,即成立體中空剔透玲瓏的精美藝術品。
金碧輝煌、奢華絕倫的金質累絲,鑲以各種珍珠寶石,是唐宋貴族婦女的專用發飾。即便是這種非常繁復的紋樣,在一絲一縷也透出清爽之氣,靈動奇巧,如今看來也不免對當時工匠們高超與精細的手工藝發自內心的嘆服。稱其為金屬工藝中最精巧者,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累絲金工自古以來便不是價格親民的物件,到了當代更是變成名副其實的奢侈品。而這份貴重,除去金銀的本質價值,當中珍貴的,該是那巧奪天工的技術和師傅們點蠟駐坐,一絲不茍親手雕琢的虔誠心意。捧持這金光閃爍的累絲物件,蘊含當中熾熱的工匠精神,會否有點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