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古代皇族佩玉,一套下來佩戴的玉石真不少,可是鑲嵌這么多玉石還走得動嗎?絳環和絳鉤的流行肇始于宋。絳環是絳帶所系之環,其材料有金、銅、鐵、玉、瑪瑙等。《老乞大》記絳環如下:“系腰也按四季。春里系金絳環;夏里系玉絳環,最低的是菜玉,最高的是羊脂玉;秋里系減金鉤子,尋常的不用,都是玲瓏花樣的;冬里系金廂寶石鬧裝,又系有綜眼的烏犀系腰。”
古代皇族佩玉
定陵所出共14件,全部出自萬歷帝棺內西端,絕大多數置于北側,少數在南側。從形制上看,有云頭形、三菱形、心字形、長條形、長方形、橢圓形。從工藝上看,全為花絲鑲嵌,或嵌寶石或嵌珍珠。梁莊王墓出土有6套18件,其中一套殘。
鎏金嵌珠寶方勝形帶扣(三菱形金帶飾W181)
背面兩端有靈芝花形飾圓鈕兩個。底部由三菱形、靈芝花、“卮杯”形組成的花絲金托,其上正中嵌貓眼石一塊,兩端及四周嵌紅寶石四塊、綠寶石二塊、珍珠四顆。據《天水冰山錄》,孫機先生認為當為“金廂玉疊方勝寶石絳環”。
鎏金松鶴長方形帶扣(長條形金帶飾W37)
背面兩端有花絲制作的靈芝紋方形鈕兩個。底以窗格形紋為地,中心嵌一“壽”字,上部兩側嵌松竹;下部嵌梅花、靈芝和仙鶴。四壁鑲串枝靈芝形。正面中間一行嵌寶石五塊,中間一塊為祖母綠,左右兩邊各為方形紅寶石一塊和長方形藍寶石一塊,兩側焊制流云紋并嵌珍珠十二顆。
碧玉嵌寶石龍首帶鉤(W187)
碧玉制。鉤雕作龍首形,背部為一圓形鈕,上刻一靈芝紋。龍額嵌珍珠一顆;腹部嵌紅、藍寶石各二塊,黃寶石一塊。
腰系絳鉤的明憲宗(左)和腰系絳環的明宣宗(中、右)
定陵出土玉革帶,共10條,出土時玉飾件都完好無損,帶鞓多已腐朽殘斷。梁莊王墓出土有7條,分素面玉帶、青白玉鏤空云龍紋帶兩種。據《天水冰山錄》載,查抄嚴嵩家時,玉帶達200多條;查抄朱寧家時,玉帶達2500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