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翡翠公盤量少價高:被疑饑餓營銷
帶色原料石多在20萬元以上。
緬甸翡翠公盤拍賣會交易價較去年漲兩到三成
“我們幾個要好的揭陽老板周末都已經回來了,幾乎沒有入貨;今年緬甸公盤的價格有些離譜,要比去年同期高了兩到三成,不僅起拍價高,成交價也讓人望而生畏,我們做的‘小本生意’,就不必跟著別人追高了。”本周一,在廣東揭陽開玉器廠的羅老板對記者如是說。
2014年緬甸翡翠公盤拍賣會已開盤1周,1億元、 幾千萬元成交的標的比比皆是,高價落槌的紅火場面較往年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表面的盛況無法掩飾翡翠原料石價格虛高、泡沫充漲的現實,來自中國的廣大中小企業、資深藏家,面對較往年高出2~3成的成交價格,觀望者多、競拍者少,并沒有盲目加入游資炒作的行列,且普遍預期,翡翠成品價格并不一定會隨著水漲船高。
玉石加工企業:標的少 質疑“饑渴銷售”
從廣東老板的反應來看,本屆緬甸翡翠公盤拍賣會實際交易量并沒有進一步增長,中低檔原料石的實際成交量可能較往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我看上了一塊90cm×80cm表面積的原料石,心理價格400多萬元,但起拍價達65萬歐元(500萬元以上),高出25%,就只好放棄了。”來自云南的林老板如是告訴記者,中國商家普遍持有理性的觀望態度。
持有類同觀點的中國老板多數人手中并不缺少中低檔層次的原料石。“我現在的庫存,還足夠運營兩年。”佛山南海的黃老板如是說。他還告訴記者,從2011年底開始,珠寶市場持續不景氣,中低檔產品的成交量一直上不去。而且,由于市場不景氣,企業回籠資金速度慢、普遍缺錢,不會輕易追捧中低檔產品。
不過,由于高檔、頂級產品的投資保值性能逐步被富裕階層關注,市場對于高檔原料石、頂級原料石的需求量卻與時俱進,今年翡翠市場小有回暖后,這個趨勢就更加明顯了。記者遍訪了云南、廣東兩地的中國商家,“高檔原料石”多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為此,開盤一周,緬甸翡翠公盤的交易情況呈現出冷暖不均的狀況。一塊如圖截面近似滿綠的原料石,中標價高達9299999歐元,折合7千余萬元人民幣。但同場拍賣的低檔原料石,起拍價格雖只有幾千歐元,卻乏人問津。
據了解,本次緬甸翡翠公盤的標的供應量較往年下降了四分之一,多數中國老板質疑舉辦方的“饑渴銷售”方式,認為不利于行業良性發展,容易造成虛高泡沫。據了解,由于采掘技術革新,緬甸新開礦藏增加,翡翠礦產的實際貯藏量與生產量并不像市場傳言的那么少,縮減供應應是主辦方的有意之舉。
藏家:只看熱鬧不出手
大量資深的翡翠藏家也對不斷高漲的原料石價格提出了諸多質疑。
廣州的譚小姐參加了4場拍賣會:“從收藏的角度來看,多數拍品是虛高的產物。一塊帶點兒綠絲的原料石,95%以上的面積都是白色的,起拍價要幾十萬元人民幣,怎么可能升值?”
她與藏家朋友們往年來緬甸還偶有所入,但今年在緬甸幾乎沒聽說哪位藏家交易成功。另一位廣州的民營企業家張先生也是翡翠收藏愛好者:“翡翠收藏目前在中國還是行家‘玩’的地盤,回購渠道基本不通暢。就算是高檔、頂級產品,價格已虛高,再漲就是泡沫,我們不會追高出手。”
諸多資深藏家認為,原料石漲價并不意味著成品價格水漲船高,因為零售、中間環節將消化、抵消很多的競拍泡沫。中國的珠寶市場仍在“熊市”,消費者不必輕信商家“翡翠價格要大漲”的傳言,應根據實際需求逢低購買。
資深藏家投資提醒
收藏翡翠,仍應以原料石優先。對于成品,目前市場價格在30萬元以下的產品,并沒有多少收藏價值;要想增值,起點在30萬元以上。
誰在追高緬甸翡翠?
對于緬甸翡翠公盤的盛況,目前哪些人在追高?記者走訪了廣東省金銀首飾商會與寶玉石協會,諸多會員企業認為:
1.部分投機資金重回市場。從緬甸公盤盛況來看,部分2012年前投機翡翠市場的資金再次回歸市場,以中國北方省份、江浙地區的游資為主,其看到了2014年翡翠市場回暖的趨勢,計劃再次介入。
2.實力雄厚的大型加工企業。廣東、云南兩地的大型玉石加工資金實力較強,在中國翡翠企業中占比不超過10%。
3.北方玉石中間商、零售商。這是目前翡翠市場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