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皇室王冠
這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女人們就算窮得吃不起面包,也仍然會高傲地穿著她們的貂皮大衣,戴著閃閃發光的珍珠項鏈和鉆石項鏈,去劇院看一場《胡桃夾子》。”前蘇聯解體后,時任美國駐俄大使F-馬特洛克如此回憶。而在他之前二百五十年,英國的公主愛麗絲曾經在給母親維多利亞的一封信中也曾震驚地寫道: “沙皇宮殿里的珠寶,或許連您的收藏也無法與之相比。”
沙皇俄國羅曼諾夫皇朝皇室的御用金匠 Peter Carl Faberge
是的,俄羅斯珠寶一直是這個世界上最神秘又最耀眼的傳奇。在這個經常被冰雪和永夜籠罩的極北之國中,閃閃發光的寶石便是光明與希望,它見證著這個傳奇帝國曾經的豪邁奢華,也是俄羅斯人永恒引以為傲的心頭榮光。
葉卡特琳娜大帝的珠寶情節
1744 年,一個叫索菲亞的德國女孩穿著沾滿塵土的裙子來到莫斯科時,心中對這個臟污、貧困而落后的國家充滿了失望。可當她步履艱難地從污水中登上克里姆林宮的層層階梯,卻驟然被教堂尖頂上閃閃發亮的黃金頂座與吟游詩人七弦琴上那耀眼的寶石花紋眩暈了雙眼。這個荒蠻的國度為何能如此戲劇般地同時容納奢華與落后?這個粗魯的民族如何能雕琢出不遜于意大利人的浪漫與文化?
俄羅斯皇室珠寶彩蛋
三十年后,已經被尊稱為葉卡特琳娜大帝的她找到了答案。那一天,她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寒冷與豐饒都是上帝的恩賜,俄羅斯人即便注定只能在寒冷的泥濘中跳舞,可他們皮靴踢飛的石料,卻一定是連教皇都要嫉妒的寶石。”
葉卡特琳娜女皇花了畢生精力,把圣彼得堡城打造成遠東的巴黎,而即便是拿破侖和路易十四統治下的花都,也無法與圣彼得堡十分之一的紙醉金迷相比。沒錯,縱使俄羅斯宮廷的時尚節拍總是落后凡爾賽宮一拍,但一提到黃金和珠寶,沙皇的皇家親戚們也只有艷羨嫉妒的份兒——誰會把3000顆鉆石鑲在《圣經》封面上?誰會用成噸的黃金勾勒宮殿墻上的圖案?誰會想在整座琥珀鑲成的屋子里喝下午茶?誰又會把原本應當鑲嵌在王冠上的孔雀石、碧玉與 瑪瑙盡數拿來鋪設大廳的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