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綠彩蛋 白鉆設計配上祖母綠的色彩是經典搭配
于是倫敦的社交界中,關于俄羅斯的話題總是那么神秘誘惑:這個遙遠的北國有著全世界最豐富的寶石礦脈,那里的女人一邊喝著烈酒,一邊穿著紫貂大衣,那里貧窮的牧羊人經常連飯都吃不飽,可只要一向上帝禱告,卻常常會在河灘上找到拳頭大的天然金塊……而所有的贊美和嫉妒到最后都 總結為一句感嘆:哦,誰叫那里是俄羅斯?
Fabergé花朵型胸針高級珠寶
從十八世紀初到二十世紀初,整整兩百年時間,俄羅斯式珠寶風格一次次在全世界掀起流行風暴。沙皇的能工巧匠們,左右整個珠寶世界風格的能力,超過大多數人的想象。
如果沒有葉卡特琳娜女皇,鉆石對女人魔法般的吸引力無疑將大打折扣。1725 年前,歐洲最時髦的鉆石切割方式仍是古老卻并不閃亮的玫瑰琢型,正是源于葉卡特琳娜的強烈要求,意大利的鉆石工匠才發明了能讓鉆石折射出更多光彩的明亮式切割。
鑲滿鉆石與彩色寶石的復活節彩蛋
沒有傳奇式的大師Fabergé,琺瑯、金銀細絲鑲嵌也不會成為現代珠寶藝術的主角。在長期與世隔絕的境況里,俄羅斯人用早年從歐洲大陸學來的鑲嵌技術,創造了那些世所罕見的珍品。如今,Fabergé 親手打造的復活節彩蛋已成為珠寶史上最為輝煌的傳奇之一。那些精美的雕刻、繪畫與鑲嵌,無論從哪一個藝術角度而言,都是無法逾越的魅惑珍品。
Fabergé裝飾風格手鐲
如果沒有俄羅斯貴族對日常生活用品藝術化的苛刻要求,裝飾藝術(Art Déco)風潮也不可能在上世紀初席卷全球。冬宮中用祖母綠和藍寶石雕琢而成的孔雀自鳴鐘、用金絲編織而成的晚妝手袋,都被公認為自文藝復興以來裝飾藝術 的最高水平代表作。而俄羅斯人對于玉髓、紫水晶、碧玉的熱愛,更推動了歐洲貴婦對東方風格珠寶的追逐。
就連Louis Cartier 本人也承認,正是受俄羅斯珠寶的影響,他才會用粗獷的幾何輪廓和多彩的對稱寶石鑲嵌來定義卡地亞歷史上最受歡迎的“東方風格”——十九世紀的貴族女性狂熱追逐Kokoshnik式冠冕,就來自于俄羅斯少女盛裝時新月形帶狀花冠,優雅凝重的曲線中可容納更多的寶石,無疑是夜晚舞會中的頭面之王。還有嗎?當然,如果沒有與俄羅斯大公 Dimitri 的一段刻骨銘心之愛,Coco Chanel 又怎么能創造出那些風格凜冽、層次復雜的精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