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珠寶行業的首個國家級指數—“水貝·中國珠寶指數”試運行啟動儀式,2013年10月31日在2013中國國際珠寶展(北京)開幕式上舉行。其將為我國珠寶行業市場定價、調整經營品種、控制庫存等提供依據。
水貝·中國珠寶指數是在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支持下,由羅湖區政府投資建設新型行業信息服務平臺。指數平臺由國內知名咨詢公司歷時一年編制,計劃在試運行一年后正式發布。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寶協會長徐德明先生,國土資源部原部長、中寶協榮譽會長孫文盛先生,國土資源原副部長、中寶協榮譽會長陳洲其先生、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孫鳳民先生、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政府區長賀海濤先生等參加了啟動儀式。經行業專家、統計專家多次論證,指數已框架已初步確定。為確保指數的權威性,積累經驗數據,珠寶指數要經過一年以上試運行,并經專家評議后才正式對外發布。在此期間,將進行珠寶統計數據庫、指數計算方法、采集發布程序的進一步完善。通過對深圳羅湖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珠寶企業的實際數據采集、多指標多渠道大范圍的指數發布和多跨度多層次動態分析,逐步擴張指數覆蓋區域與品類,力爭將該指數打造成為覆蓋全國影響全球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珠寶指數。
水貝·中國珠寶指數是一個“3+1”架構的綜合性指數體系,包括價格指數、景氣指數、產業發展指數以及單獨監測類指數,能全面反映珠寶市場商品價格和市場需求狀況及變化趨勢、市場運行狀況和景氣程度,滿足市場各方對信息的不同需求。產品體系劃分為貴金屬、寶石、玉石三大類別,包括4個層級,共計48個細分類別。
指數建設采取整體設計、分期建設、分期發布的思路。目前開始試運行的指數包括日批發價格指數、景氣指數和成交量指數;品類包括黃金足金和鑲嵌鉆石,共13個細分品類。一期發布的指數中,除黃金日批發價格指數按日發布外,其他指數均每月發布一次。
業內人士指出,該指數的建設和發布,填補了我國珠寶行業在建立標準數據體系上的空白,對提升中國在國際珠寶行業的價格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水貝·中國珠寶指數是珠寶產品交易的“風向標”,能夠通過珠寶行業的價格變化走勢與景氣情況反映市場供需變化趨勢,為珠寶批發零售商提供采購、定價的行業參考;水貝·中國珠寶指數是消費理性選擇的“ 晴雨表”,能夠通過珠寶產品價格變化與價格比對,為消費者提供理性選擇的信息支持;水貝·中國珠寶指數是政府發展產業的“導航儀”,能夠通過珠寶產業的景氣分析與競爭力動態評估,反映產業結構升級進展,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水貝•中國指數是由中寶協、深圳羅湖區政府和知名咨詢公司依據現代統計指數理論和綜合評價方法聯合編制,結合了黃金珠寶行業特點和企業實際數據采集難點,選取切實可行的模型來反映黃金珠寶行業的運行情況。指數建設得到了國土資源部、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等主管部門以及國家統計局、首都經貿大學、深圳大學等領導和專家的指導和幫助。近百人次的行業專家在先后多次的專家評審會中給予了的寶貴意見。
“水貝•中國珠寶指數”一期基礎數據來源主要為深圳羅湖地區珠寶企業。“中國珠寶看深圳,深圳珠寶在羅湖”,羅湖現有3000多家黃金珠寶生產經營單位,年產銷值1000多億元,批發交易額占全國66%,擁有22個珠寶類“中國馳名商標”,有23個珠寶類“中國名牌”,占全國的44%。羅湖區已經成為國內珠寶行業的“潮流風向標”,成為中國珠寶產業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于一體的綜合性供應鏈基地。以羅湖珠寶產業為基礎建立中國珠寶指數,具有很好的產業基礎、很強的操作性,能夠充分反映中國珠寶行業的運行動態與趨勢,為行業發展提供指引。
“水貝﹒中國珠寶指數”首期數據采集單位已囊括深圳地區34家區域品牌企業、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水貝地區五大交易中心。他們定期報送價格、成交量、盈利變化等數據,積極支持指數編制工作,及時、準確填報數據,保證了數據采集工作進展順利。
目前開始試運行的指數包括黃金日批發價格指數、景氣指數和成交量指數。黃金日批發價格指數是以水貝•中國地區黃金龍頭企業每日足金產品對外基礎報價為基礎,來反映足金價格水平變化方向、趨勢和程度的經濟指標。成交量指數則是從批發成交端的總件數、總重量的角度,反映羅湖水貝•中國市場總體成交量隨時間的波動情況。景氣指數是反映珠寶市場的景氣、繁榮和活躍程度的綜合指數,通過反映行業運行狀況的定量指標(如成交額、成交量等)和定性指標(盈利變化、對市場前景信心等)的指數化,來反映黃金珠寶行業的景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