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青島財經日報報道,在青島上贏珠寶城看到,其一層1000多平方米的展示區域擺放的多是翡翠、和田玉飾品;同樣英煌珠寶城超過半數的商家都在銷售翡翠和和田玉。此外,今年2月份剛剛誕生的本土品牌—優上翡翠銀行,以翡翠作為投資產品,每年收益固定漲幅,其發展至今半年多的時間,已經擁有心海廣場、CBD萬達、江西路和城陽正陽路4家分店。
青島珠寶市場金冷玉熱
近年來,玉器,尤其是翡翠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青睞。在這輪以兩大珠寶城面世為代表的珠寶市場熱潮中,翡翠和和田玉更是搶盡了風頭。
翡翠玉石之所以備受追捧,取決于其近年來的瘋狂漲勢。據了解,從2000年至今,翡翠玉石的市場價格翻了幾番甚至十幾番,這是任何一種投資品所無法比擬的。“玉石價格的瘋漲,與其原材料的極度稀缺密不可分,以翡翠為例,其原來只有出自緬甸,2000年左右,緬甸的翡翠年開采量在4000噸左右,而現在年開采量只有五六十噸。”業內人士透露,尤其自去年開始緬甸的翡翠公盤停止了,直至今年開了一次,但這次的公盤價格較上次瘋漲40%~50%。
據張詩華介紹,翡翠玉石之所以備受青睞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玉文化在中華民族孕育和發展了幾千年,已經成為華夏兒女骨子里的東西。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玉文化包含著有“寧為玉碎”的愛國民族氣節;“化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無私奉獻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潔氣魄。“以玉為中心載體的玉文化,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成為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國學等傳統文化的回歸,玉文化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一個現代人。”張詩華說。
此外,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喜歡佩戴翡翠玉石的人往往經過了“首先佩戴黃金飾品、后來佩戴白金飾品、最終佩戴翡翠玉石”的“升級”過程。翡翠玉石似乎成為人們飾品佩戴的終極品,能夠象征著佩帶者的身份、地位甚至品位。“任何一種珠寶,凡是被文化、被人們賦予了太多的附加含義和價值,它的升值是在所難免的。”張詩華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