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市場火熱的今天,翡翠的價值越來越被世人所認識,其中價格就是一個重要的反映指標。據了解,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翡翠價格一直呈上漲趨勢,尤其是頂級、高端翡翠價格已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收藏重新定位“色”
丁茂華認為,投資收藏翡翠,追求顏色純正、鮮艷、均勻的綠色無可厚非,但是翡翠的顏色是七彩斑斕,其它顏色的翡翠,只要顏色符合正、深、陽、均的標準,都是不可多得的佳品。更為重要的是,翡翠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經過數百年的挖掘,種色俱佳的綠色翡翠已是非常稀少珍貴。然而長期以來,其它顏色的翡翠由于被大家所忽視,所以價格相對要便宜很多。
“綠色的翡翠越來越少,價格又高得離奇,其它顏色的翡翠就受到了收藏投資者的關注,從而導致其它顏色翡翠的價格上揚�!倍∶A女士表示,近年來隨著其它顏色翡翠價格上揚,現在人們已開始對翡翠的收藏進行重新定位,那就是越來越關注綠色之外的其它翡翠。
丁茂華女士說,她從事翡翠這行10多年了,據她觀察,這10年時間翡翠的整體價格足足暴漲100多倍,不過最近兩年,市場有了新的變化。“兩三年前,質量一般的普通紅翡手鐲,價格在3-4千元,而現在已超過幾萬元�!倍∶A女士表示,現在質量好一點的紅翡手鐲,批發價都基本達到幾萬或十幾萬元以上。可以說,隨著翡翠收藏市場重新定位,“色相”已成為衡量翡翠價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丁茂華女士認為,盡管“色相”已經成翡翠的一個重要價值標準,但別忘了,收藏界流行著一句話“外行看色,內行看種”,原因在于在相鄰的兩個種之間,即使顏色、塊頭等其它條件都相同,但價格卻有很大差距,所以“種”才是決定翡翠價值的主要因素。所謂“種”就是指翡翠的透明程度。即翡翠越透明,種份就越好;反之,翡翠越不透明,種份越差。翡翠從好到差依次為玻璃種、冰種、糯種、豆種等,這也是玻璃種、冰種即使沒有綠色,價格也很高的道理,所以在投資收藏翡翠時,最好從材質、工藝和“色相”上進行綜合分析,絕不能片面地追求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