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求婚:當愛情遇到珠寶
浪漫而感性法國人也仿佛天生就與愛情密不可分,當年輕的男女們眉目定情之時,男孩就會贈與女孩一枚定情首飾用來俘獲情人的心,法國人稱為bague de promesse,這顯然是浪漫的法國男人特有的求愛方式。
而以鉆戒求婚的傳統也一直延續下來。1956年,美國影星格蕾絲·凱麗出演了影片《上流社會》。影片中,她始終佩戴著璀璨的鉆石“火焰”。在電影公映后不久,這位來自美國費城的女明星放棄了電影的世界,在摩納哥家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為全世界最美麗的王妃。這時,大家才紛紛發現,那枚璀璨的戒指原來是摩納哥蘭尼埃親王向卡地亞定制的訂婚戒指。
對戒:婚禮珠寶一生一世的見證
結婚戒指擁有浪漫且悠久的歷史,關于它的最早記載出自古希臘,稱為Betrothal ring(真誠之環),代表愛情的信物。而古羅馬人也早有訂婚戒指,并是最早把訂婚戒指戴在無名指上的民族。M·繆爾所著的《羅馬結婚戒指的起源》一書中提到,“在那里,新郎把金戒指送給新娘,新娘則用鐵戒指交換”。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有了在婚禮上男女互換戒指的習慣,不過當時的結婚戒指是用鐵制作,代表著“堅強”,戒指上一般都刻著一男一女右手相互緊握的圖案,有的則是刻著辮狀或者打同心結的圖案,不過意義都差不多,均象征著婚姻的穩固。到了十二世紀,當時的教皇英格森三世將交換結婚戒指列為婚禮中的一個環節,其后結婚戒指大為流行。在傳統的法國文化中,結婚戒指上會刻著“bonne foi”的字樣,意思是:為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