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翡翠最重要的主題就是“改制”,民國時期翡翠的“改”是指將清朝的一些款式比較陳舊的翡翠改制成吊墜或者其它一些款式。而49年以后,翡翠的收購和出口成為最主要的翡翠流向。
民國時期利用老的翡翠改制首飾,有的是將清代用來制作發簪的花片,改造制作成一件K金鑲嵌翡翠的小兔子造型的胸針,手工制作,非常精致。我曾經見過一套民國時期改制的翡翠鑲嵌的樂器,非常漂亮。其它還有像由清朝時期發簪上或其他首飾上的翡翠花片改制的翡翠樹葉造型的胸針。
說到民國的改制最有名的當數鐵寶亭,他改制翡翠非常有名,曾經有幾件翡翠經他之手改制之后,以很高的價錢成交。記得有一年我在嘉德拍賣時有人來找我,說有兩件東西想上拍。當時我一看,是兩件翡翠,一件翡翠花墜,一件翡翠戒指,顏色非常漂亮,種水很好,正面背面都是滿綠,而且工藝非常好,一看就是宮里的工藝,是在民國時期改制的。翡翠戒指是由翎管改制的,因為戒面不是平的而是有弧度的,背面也有一個相同弧度的凹坑,非常可惜的是這么好的翎管在民國時被切成了幾個戒面。花墜是鏤空雕是由一件大別子改制的,估計只截掉上邊純綠的部分,將下邊較差的部分去掉了。我一看是很好的東西,馬上問他們來源,他們說是家里留下來的。一問姓鐵,我就眼前一亮,問是不是鐵寶亭的后代,他們說是,這就對了,這些翡翠一定都是鐵寶亭當年改制的,留下一些不錯的給自己的家人,難怪這兩件質量這么好。在九十年代一件賣了四十多萬,一件賣了二十多萬。
49年之后翡翠主要的銷售渠道就是出口,很多從民間收購到的翡翠都用來出口了,很多很好的翡翠飾品都以非常低的價錢賣掉了,一些賣到香港的翡翠手鐲被一切為二,制作高檔手提包的提手,非常可惜。的確這些翡翠經出口給國家帶來了很多的外匯,可是這么多好的翡翠出口到國外就再沒見過,仍然覺得很可惜。
清代翡翠有沒有假貨呢?其實清代翡翠假貨也不少。記得十多年前有幾個人登門請我看翡翠,這八個人是四個兄弟姐妹和各自的配偶。他們特別鄭重地拿出一大包翡翠,里三層外三層地打開,說這些翡翠是上輩留下來的傳家寶,任何人都不能隨便動,只有人都聚齊才能打開,請我看看價值多少,他們好分配這些遺產。我打開一看,一大包翡翠都是染色的C貨翡翠。我說這些翡翠不對,是染色翡翠。他們所有人都完全不信,說這些翡翠在我們家就流傳了上百年,肯定是清代的老翡翠,怎么會是假貨呢?我向他們解釋,在那個時候就有用行家們說的“白桿”翡翠染色,染成翠綠色,冒充高檔翡翠的。他們還是心有不甘,又問我那這些翡翠經過了這么多年,價值是不是有提升,現在價值多少呢?我告訴他們,這些翡翠當時就是假貨,沒有任何價值,現在也依然沒有價值,他們最后失望而去。
經過對清代翡翠的講解,我主要想傳達兩點看法,首先好的翡翠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種、水、色都好的翡翠永遠都是價值連城的,質量差的翡翠,幾百年之后仍然是不值錢,我們收藏翡翠就應該選擇種、水、色都好的翡翠。第二希望通過以上的介紹給各位翡翠收藏者們一些參考,再見到清代翡翠時心里能有一桿秤,不要一味的想著撿漏,以防打眼。